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推薦之一:
穿越八百年前時空記憶,再現宋金逐鹿歷史現場。
推薦之二:
看九百年前天下巨變,思今日全球大變局。
推薦之三:
如果不是以趙構爲首的南宋君臣、軍民對金國的有力阻擊,很可能中華疆域內個大一統的遊牧民族王朝要提早一個多世紀到來。
推薦之四:
仔細審視史實,你會發現,以剛正聞名者未必剛正,臭名昭著者未必那麼不堪,主戰者未必是諍臣,主和者也未必是奸佞。同樣,對於金國君臣將士,如果認真研究,女真人的勇武善戰、殘暴野蠻、忠樸重諾兼而有之,在血與火的民族融合過程中,這些特質也淌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中。
推薦之五:
《宋金逐鹿三十年》爲你描繪一幅完整的宋金對陣圖,透過這幅圖,你能想象出雙方士兵拼殺時的情緒波動、指揮官的患得患失、被包抄身後的擔憂、謠言對於軍心士氣的摧毀性打擊、古代醫療條件下對疾病與瘟疫的恐懼……
許韜
70 年代生人,畢業於北京大學,並獲美國福坦莫大學 (Fordham University)MBA學位,曾擔任某著名媒體北美分社副社長,並擔任過民企、外企總經理,著有教育勵志作品《永生的信物》,該書被翻譯成韓文出版,被稱爲“美的勵志書”。並著有職場商戰小說《對決》《對決2》。現定居於美國新澤西州普林斯頓。
本書是“宋金逐鹿”系列,從趙構登基開始,到黃天蕩之戰爲止,期間脆弱的南宋政權被金國逼到無立足之地,但是在此過程中,宋朝原有的浮靡之氣被戰火滌盪乾淨,中原民族被文章禮儀所束縛的戰鬥精神在重壓之下重新迸發出來,一批新生代戰將在血與火中迅速成長,岳飛、韓世忠、吳玠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終於黃天蕩一戰,金國感受到了“南人”的勇猛與頑強,從此開始調整其戰爭策略。
很多人,包括我在內,都難以認同一個事實:偏安一隅的南宋王朝的建立,在歷史上卻有“中興”之名,而不招人待見的宋高宗趙構,也被稱爲“中興之主”。
是否認同這個事實,跟歷史知識的積累相關,瞭解的史實越多,就發現人言不可輕信,一些言之鑿鑿的結論其實站不住腳。這種認同也跟年齡與經歷相關,年輕時,難免眼高手低,以上帝視角去審視歷史事件,苛求於古人;年齡越長,越知世事艱難,經歷越多,越知成功不易,這時候,再去審視歷史人物,會寬容得多,也客觀公正得多。
趙構爲人詬病之處有兩點,一是未能收復中原,二是屈殺岳飛。
關於頭一點,其實與中國北面遊牧民族的自我進化有關,遊牧民族雖然有馬匹之利,且英勇善戰,但其組織性、裝備與動員能力與中原先進文明差距較大,因而在其早期,難以對漢、唐王朝形成根本性威脅,然而隨着與中原文明的接觸,遊牧民族在保持原有優勢基礎上,在組織、動員與裝備水平上拉近了與中原文明的距離,從而形成軍事上的壓倒性優勢,這就是元朝、清朝這樣的大一統王朝相繼出現的根本原因。南宋在某種程度上延緩了這種趨勢,如果不是以趙構爲首的南宋君臣、軍民對金國的有力阻擊,很可能中華疆域內個大一統的遊牧民族王朝要提早一個多世紀到來。事實上,南宋一百五十年的歷史也非常有力地爲趙構作了辯護,南宋建國之後,與金國斷斷續續進行了長達一個世紀的戰爭,雙方始終處於戰略均勢,互有勝負,誰也無法吃掉誰,直到南宋與蒙古結盟,終於滅掉金國,卻也打破了戰略均衡,爲自己敲響了喪鐘。
至於第二點,趙構罪無可逭,然而其中深刻的原因,在於封建皇權基礎的脆弱性,這種金字塔式的權力架構極不穩固,動不動就腥風血雨。掌兵大將尾大不掉,甚至奪權篡位,是皇權制度的死結,也是封建帝王揮之不去的夢魘,不過和其他濫殺功臣的開國君主相比,趙構還真是小巫見大巫。從另一個角度看,岳飛之死讓人扼腕,恰恰是在宋朝相對寬鬆的政治氛圍之下,讓他的死更加引人注目,倘若真殺得人頭滾滾,血流成河,岳飛的那抹鮮血反而不那麼刺眼了。
從大處看,南宋在幾無可能的情勢下建立並鞏固,趙構面對一個千瘡百孔的殘破江山,在極亂中居然理出了頭緒,立穩了腳跟,但凡做過點事的人,都知道有多難,雖不及東漢光武,勝南明弘光多矣 !南宋延續了一百多年,社會安定,文化燦爛,在中華文明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就這點而言,趙構其實不負“中興之主”的稱號,雖然這“中興”的成色或許不那麼高。
要探究宋朝在江南的中興,還有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無法迴避:冷兵器時代的南北戰爭到底是如何打的 ?
南宋初年戰爭極其頻繁,幾乎貫穿建國始終,而這種南方農耕文明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戰爭決定着歷史的走向,但史料中關於戰爭多是場景式描述,往往只有寥寥數筆,至於雙方如何排兵佈陣,步兵騎兵如何配合,各種兵器戰具如何搭配使用,指揮官如何臨陣決策,戰場上如何溝通,等等,幾乎沒有任何交代,我猜想一個重要原因在於這些資料的作者都是文人,對戰爭很不瞭解,也沒有太多意願去了解,所以經常可以看到對於一場決定時局的大會戰所花費的筆墨甚至不如對一名中書舍人的奏摺花的筆墨多,難道那封奏摺真有那麼重要 ?當然不是,不過是文人的興趣和長項都在後者罷了。
這個疑團在我接觸了大量國外史書後才逐步解開,比如日本作家鹽野七生的鴻篇鉅著《羅馬人的故事》,作者在書中圖文並茂地展現了冷兵器時代的對陣,包括兵力來源、兵種結構、武器配備等,特別是她以漢尼拔戰爭爲例,深刻闡述了騎兵是如何在冷兵器時代的戰爭中發揮決定性作用,讓我醍醐灌頂,在腦海中清晰展現出一幅完整的宋金對陣圖,甚至能想象出雙方士兵拼殺時的情緒波動、指揮官的患得患失、被包抄身後的擔憂、謠言對於軍心士氣的摧毀性打擊、古代醫療條件下對疾病與瘟疫的恐懼……
爲什麼會有如此差別 ?很大原因在於中國自宋代以來開始的“重文輕武”傳統。你去看流傳下來的岳飛等中興名將的畫像,幾乎全是一身儒裝,手裏還握着一本書,顯得不倫不類。中國古代名將鮮有寫戰地日記的,恐怕有也不會流傳下來,因爲那不是正經學問,經史子集才是。
鹽野七生在撰寫這部著作的時候,關於戰爭方面的細節,參考了很多名將的親筆記錄,比如愷撒的《高盧戰記》,這讓她能夠準確地描述當年的戰爭情形,也能夠更加準確地描述歷史,因爲當年的決策者制定國策時重要的依據就是雙方的軍事實力對比。
可能因爲這段知識積累,使得我的這套書中的戰爭描寫勝過許多同類作品。
歷史小說與其他小說的區別就像畫人和畫鬼,其他類別的小說盡可以天馬行空,歷史小說卻不可以,歷史小說的魅力在於真實感。
所幸的是,真實的歷史往往是精彩的,也是發人深思的。
仔細審視史實,你會發現,以剛正聞名者未必剛正,臭名昭著者未必那麼不堪,主戰者未必是諍臣,主和者也未必是奸佞。同樣,對於金國君臣將士,如果認真研究,女真人的勇武善戰、殘暴野蠻、忠樸重諾兼而有之,在血與火的民族融合過程中,這些特質也融入到中華民族的血液中。
人性有多複雜,歷史就有多複雜,把歷史人物臉譜化,是蠢還是壞都不好說,但無趣是一定的,我極力避免出現這種情況,雖然在行文和細節設計中難免流露出對某些歷史人物的偏愛或厭惡。
我只需用小說特有的方式去陳述事實,至於評判權,全部留給我的讀者。
即便如此,我所說的事實仍然不過是我個人理解的史實,仍然不過是我個人眼中的歷史,我提供的不過是一面鏡子,讓人端詳品鑑罷了。
讀史使智者更智,愚者更愚,信乎 !
這本書雖然寫的是近千年前的歷史,但卻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宋金對抗,從軍事角度而言,是先天不足的步兵與強大的遊牧騎兵對抗的歷史,如何克服資源方面的劣勢,儘量彌補己方的缺陷,壓制對方的長項,始終是勝負的關鍵。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有過漢唐的輝煌,也有過南宋的凋零,但它們都是華夏曆史寶貴的遺產,後人可以從中找到有益的啓示。方今世界,風雲詭譎,中國在某種程度上也面臨着與南宋同樣的挑戰,但我相信,我們能向後世交出一份比南宋滿意得多的答卷。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兵器科學與技術專家吳志林
巍巍太行,縱貫南北,延綿八百餘里,上接燕山,下銜秦嶺,號稱“天下之脊”,曹操當年行軍至此,有詩詠之:“羊腸阪詰屈,車輪爲之摧。樹木何蕭瑟,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啼。”可見此地之雄奇險峻。
此時的太行山,正是深秋時分,萬木蕭疏,在晨曦的微光裏,一隊遲歸的鴻雁從晦暗的天際飛過,遠遠傳來幾聲啾鳴,除此之外,這荒郊野嶺更無動靜。
一陣清脆的馬蹄聲打破了幽冷的寂靜,從樹林後面出來一列騎兵,大約二百人,大概因爲連日趕路,都略顯疲憊,但隊列嚴整,行進有序,一看就是善騎之人。
他們從太行山腹地出發,沿着太行山南麓往北行走了兩三日,前面已經是金軍鐵騎出沒的地界。
領頭的那名將官披着一身牛皮鎧甲,頭盔也不戴,掛在馬鞍上,幾綹頭髮垂到鬍子拉碴的臉上,眉眼間能看出還很年輕。一杆杯口粗的長槍被他像麻桿似的攥在手裏,腰間還挎着一把刀。此人身材乍一看頗爲瘦削,細看之下卻是虎背狼腰,十分健碩。他神情冷峻,眼睛看着前方,彷彿時時刻刻都在琢磨軍情。
此人姓岳,單名飛,字鵬舉,河南湯陰人氏,素懷報國之志,一年前他率部投奔了名滿天下的抗金豪傑王彥,王彥受河北招撫使張所派遣,率領一支約萬人的隊伍渡過黃河北上,直搗金軍腹地,屢次獲勝,金國視其爲心腹大患,多次派大軍進攻。王彥終寡不敵衆,數戰不利,退守到太行山深處。
而岳飛就是在這艱難時節投奔的王彥,王彥與他交談數句,立即看出此人是可造之材,對他非常器重。岳飛年輕氣盛,自恃勇武,經常不聽勸冒險出擊。王彥愛他膽色過人,也不予責備,反而多有嘉獎。
然而此次,岳飛竟是公然違抗軍令,私自率部出來作戰。
事情起因於有探報告知,一隊金人押着輜重糧草從北面過來,人數五六百,其餘不詳。岳飛力請出戰,其餘諸將都認爲不可輕動。王彥權衡過後,覺得是金軍圈套,決定按兵不動,血氣方剛的岳飛和自己幾個心腹弟兄王貴、湯懷、張顯等人一商量,偷偷帶領手下人馬獨自出發了。
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響過,探路的騎手飛速回來稟報道:“前邊路面有不少轍印,泥土已經全乾,估計走了些時候了,不知趕不趕得上。”
岳飛略一遲疑,道:“傳令下去,到前面土坡休整,然後繼續趕路。”
走了幾里路,到了那處土坡,岳飛四面看了看地形,下令休息吃飯,又檢視了一下路上的轍印,不禁起疑,照理說輜重車的轍印應當是分外深的,然而這轍印比尋常大車留下的似乎還要淺些,而且這輜重隊伍的行進速度未免有些太快。
岳飛一邊狼吞虎嚥往嘴裏填食物,一邊站到坡上四處眺望。此處遠離太行山腹地,地面雖仍不平整,但已不見懸崖峭壁,山裏常見的櫟樹、松樹稀疏了許多,地上到處長着荊條、野蒿。再往北看,卻是一片開闊地,一清早山霧濛濛,也看不太遠。
太陽還未出來,天色卻明亮了許多,四周靜得出奇,聽不到一聲鳥叫蟲鳴。
岳飛不禁倒吸了口涼氣,再看王貴等幾個機警點的,也是滿腹狐疑地四面張望。
岳飛把乾糧往地上一扔,策馬駛過坐在地上休息進食的隊伍,用低沉急促的聲音催促道:“上馬準備應戰!”一路喊了過去,有個士兵還在發愣,行動稍慢了些,岳飛一鞭子掄過去,抽在他背上,喝道:“上馬!”
眾將士還從未見過岳飛如此急迫,立即起身勒好盔甲,翻身上馬,岳飛早已一馬當先,直奔一處高地而去,衆人緊隨其後,岳飛下令列陣,片刻之間,將士們已將陣勢列好。
四周一片寂靜,衆人正在疑惑,胯下坐騎卻刨地嘶鳴,先不安分起來,緊接着,前方隱隱傳來馬蹄聲,聽上去極像遠處傳來的瀑布聲,地面也微微顫動,四周卻越發安靜了。
聲響越來越大,王貴側耳傾聽了一會兒,悄聲對岳飛道:“大哥,少說有一兩千人馬咱們才兩百人……”
岳飛沉聲道:“此時撤退,只會引得金軍窮追不捨,將士們也軍心渙散,金軍人多,馬匹肥壯,到時我們一個都走不掉!”
王貴愣在當地,沒了主張。
岳飛道:“今日正好有霧,金軍不知我軍虛實,待會兒聽我號令,以伏兵之勢殺出。”
王貴又是一愣:明明是自己中了埋伏,卻反過來要裝成伏軍?沒等他開口再問,岳飛回頭對身後士兵們笑道:“有沒有嚇出屎尿的?”
主將如此從容,士兵們頓時放鬆下來,有人笑道:“屎尿沒出來,放了幾個屁倒是真的。”此話引來一片鬨笑。
此時已是馬蹄聲如潮,金軍鐵騎已近在咫尺,彷彿一瞬間便能從晨霧中躥出來,岳飛大喝道:“今日與金狗狹路相逢,敵衆我寡,只能殺他一個出其不意,方可全身而退,弟兄們看我長槍所指,隨我衝殺!”
太陽升上了一些,將晨霧削薄了一層,前面的金軍頭盔上的羽翎已經依稀可見,岳飛大吼一聲:“殺!”兩百名將士也跟着盡力大吼:“殺!”開始向前衝鋒。
對面傳來一陣“嘰裏咕嚕”的喊叫聲,很快,岳飛就看清了前面敵軍的長相,一個個髡首佩環,正是令人聞風喪膽的女真騎兵。
岳飛大吼一聲,一手挺槍,一手拔出腰刀,將馬繮噙在嘴裏,直奔領頭的女真將領而去,衆將士也抖擻精神,渾不像趕了一夜路嘴裏還含着乾糧的勞頓之師,如旋風般席捲而去。
對面的女真騎兵顯然深感意外,沒料到遇上這樣一支勁旅,但他們都是身經百戰的勇士,臨危不亂,有的還在馬背上凌空玩個花耍,呼嘯而來。
轉瞬間,兩邊人馬便攪在一起,只聽見一陣撕裂般的兵器撞擊聲、怒吼聲、慘叫聲、馬嘶聲,不過喝幾口水的工夫,兩邊人馬已經交匯而過,只留下二三十來具屍體和傷員落在地上。
這一交錯,岳飛的兩百人馬已經直插金軍腹心,金軍雖然勇猛,但不知虛實,以爲對方後面還有伏兵,因此全力穩住陣形,並不敢圍堵岳飛等人。
岳飛更不遲疑,長槍斜指,帶着手下又轉身殺了回去,金兵還處在忙亂之中,等發現宋軍人數並不多,再集結起來準備應戰時,宋軍已經殺出陣外,奔出了兩三箭地。金兵追趕了一陣,活捉了幾個受傷的士兵,再往前趕,林子越來越密,路又不熟,怕中埋伏,便撤了回來。
天已大亮,金兵統帥銀術可正在清點人馬,他細看那些橫在地上的宋軍屍體和傷員,個個都是汗透重甲,顯然已經勞累了一夜,有人嘴裏還含着半口乾糧,不禁大爲驚訝,對隨從道:“這些士卒勞累至此,還倉促應戰,竟能反攻我軍,虛戰實退,在我兩千女真精銳的天羅地網下突圍而去,實在不像是南軍所爲。”
有士兵過來稟報,已從受傷俘虜處得知宋軍主將名叫岳飛,乃是王彥手下將領。
“這岳飛生得如何模樣?”銀術可問自己的前鋒主將耶兒猛。
耶兒猛以悍勇聞于軍中,答道:“此人一張虎臉,衝過來時一隻眼睛半眯,一隻眼睛圓睜,精光四射。他一手持槍,一手握刀,在馬上舞動起來隨意自如,一長一短,極難防範,我都差點吃了他的大虧。”說罷,把肩膀亮出來給銀術可看,那上面的大半甲片已經被削掉了,露出皮肉,如果那甲不是鑌鐵打造,而是一般的牛皮甲,耶兒猛的肩膀恐怕保不住了。
“你傷着他了沒有?”銀術可問。
耶兒猛面色一紅,搖頭道:“沒有,只在他鎧甲上劃了一道。”
這時,隨從將傷亡人數報了上來,銀術可聽完才明白,兩千精銳之師以逸待勞,出其不意圍攻趕了幾日山路的區區二百來人,雙方死傷人數相差無幾,只打個平手,還讓對方主將順利逃脫了。
銀術可道:“此人本已陷於絕境,常人早已拍馬就跑,他卻列陣反攻,打我軍一個措手不及,然後從容撤退,深得臨陣用兵之妙。”
耶兒猛道:“此人能將二百人用到極致,確有大將之材。”
銀術可嘆氣道:“想不到宋朝以文立國,卻有如此虎將,這個大小眼的岳飛,他日必定是我大金的心腹之患!”
《鏖戰川陝》是“宋金逐鹿”系列歷史小說的第二部,描述的是金軍主力在黃天蕩被韓世忠圍堵四十八天,僥倖反敗爲勝,但從此再無機會跨越長江。此時,宋金雙方都意識到了川陝的戰略地位,雙方都屯集重兵,由於張浚急於求成,貿然與金軍決戰於富平,以致慘敗,陝西大部落入金軍之手。危急時刻,劉子羽、吳瑜等人力挽狂瀾,先後與金軍大戰於和尚原、饒風關以及仙人關,力保蜀口不失,使金軍攻佔四川,順江東下滅宋的戰略企圖始終無法實現。與此同時,滯留北方數年的秦檜南歸,南宋朝廷即將迎來一次影響深遠的權力洗牌。
一 黃天蕩
二 功虧一簣
三 牛頭山
四 楚州之圍
五 陳兵陝西
六 富平大戰
七 秦檜南歸
八 縮頭湖大捷
九 平定李成
十 力挽危局
十一 初戰和尚原
十二 吳玠論戰
十三 再戰和尚原
十四 呂秦相爭
十五 大意失金州
十六 饒風關大戰
十七 潭毒山之盟
十八 金使初至
宋廷調兵遣將之際,黃天蕩內的金軍正陷入一片混亂,走在前面的船隻左轉右轉一兩天之後,終於發現無路可走,立即慌里慌張地開始掉頭。恐慌像瘟疫一樣蔓延開來,後面的船隻看情形不對,也跟着掉頭。水灣狹窄,有些船隻橫在水面上,堵住了通道,叫罵聲不絕,有些船隻之間甚至發生了械鬥。
兀朮得知大軍誤進了死水港,不禁大驚失色,又聽說前軍有人械鬥,便立即傳令,所有船隻一律不得掉頭,後軍改前軍,馬上駛出死水港。
韓常率部後一個跟着進了黃天蕩,此時突然得令要回頭殺出去,知道事情有變,便命部下掉轉船頭駛回江面,剛到出口,便被眼前的景象驚呆了。
宋軍上百艘大船圍成扇形,活像一隻張開的血盆大口,將出口緊緊堵住。韓常手下遼東軍號稱打仗不怕死,可是見了這陣仗,也都嚇得裹足不前。
韓常命人擂起戰鼓,令前軍奮勇上前,於是排在前面的十幾艘戰船駛出黃天蕩,向宋軍大船衝去。
宋軍陣中成隊駛出幾艘大船,船頭上各立着一名健碩的士兵,手持一根帶鐵鏈的長鉤,由兩名持盾牌的士兵保護,雙方靠近時,這些士兵擲出長鉤,分別掛住金軍戰船的頭尾,然後同時發力猛拽,只聽“嘩啦”一聲,偌大的船隻竟然像條死魚般翻了個身,倒扣在江面上,許多金軍士兵連喊都來不及,就沉入水底餵了魚蝦。
金軍還沒看懂宋軍的戰法,已經稀裏糊塗被打翻了十幾艘船,宋軍之前吃了韓常的虧,因此下起手來尤其狠,掉落水中的金軍士兵都不予施救,會游泳的一律用箭射殺,金軍見了,無不膽寒,無論戰鼓擂得多響,再也不敢向前劃了。
韓常無奈,只得停止進攻,並派人飛報兀朮。兀朮聽了前方戰況,也沒了主意,倘若是陸上作戰,再困難的情形,他好歹都能想出些對策,但在水上,卻無計可施,一籌莫展。
天黑了下來,宋軍並不進攻,只是胸有成竹地守在江面上。兀朮遠遠聽到宋軍那邊傳來歡聲笑語,而自己這邊數萬人一片死寂,不由得心中鬱悶,晚飯也沒心思吃,只是立在船頭四處張望。
清蹤過來,遞給他一杯清茶,兀朮看清蹤面色平靜,完全不在意目前處境,便沉聲道 :“若宋軍攻來,我軍不能抵擋,你當如何自處?”
黑暗中只聽清蹤幽幽地道 :“此處雖是死水港,但蘆葦連天,景緻極美,真到那一刻,清蹤當自沉於此,就此與江風清水做伴,亦無不可。”
兀朮聽她說得如此輕鬆,不禁吃驚,道 :“你是南朝子民,回去也就罷了,何須葬身於此?”
清蹤發出一聲輕笑,道 :“我都成了番軍首領的女人,天下之大,哪裏還有我的容身之地?”
兀朮傲然道 :“南軍縱然佔着優勢,但想就此吃掉我數萬雄師,卻還沒修煉出那麼好的爪牙!”
清蹤不語,過了一會兒,指着蘆葦蕩深處道 :“那邊似乎有人家。”
兀朮仔細看了看,除了一團漆黑,什麼都看不到,但知道清蹤說話穩當,便問 :“何出此言?”
清蹤道 :“家父極愛郊遊打獵,以前經常帶我深入蘆葦蕩射野鴨,無論多偏僻的蘆葦蕩深處,竟然都住有人家,大約是水土豐茂之故吧,且出入十分方便,只需一葉扁舟足矣。”
兀朮眯着眼看了半天,雖然知道清蹤不打誑語,但仍難以相信會有人住在此地。
正說着,傳令兵過來稟報 :糧草清點完畢,夠大軍三十日之用。
兀朮心裏一震,陰沉着臉道 :“傳我帥令,明日飽饗將士,重金募選勇士在前開路,全軍隨後突圍!”
次日,金軍各部挑選的一千名死士分乘二十艘戰船趁着西風大起,直衝宋軍船陣而去。宋軍早已準備好金軍要做困獸之鬥,不待兩邊靠近,便箭如雨下,射得金軍擡不起頭來。金軍藉着順風,也射箭回擊,兩邊互有損傷。
雙方甫一接近,宋軍使出老法子,又拽翻了金軍領頭的幾艘船。但隨後船上的金軍有了防備,專門派人防備鐵鉤,並有神箭手專射宋軍持鐵鏈的健卒,射翻幾個人後,宋軍沒人再敢立在船頭。金軍乘機靠近宋軍大船,搭起雲梯,往宋軍船上爬。
宋軍早料到了這一招,不給金軍貼身肉搏的機會,只見令旗一揮,一聲號響,宋軍大船一齊向後退,搭了半截的雲梯連着上面的金軍全都掉入水中,幾十名已經爬到宋軍船上的金軍士兵,立刻被團團圍住。即便是以一敵十的勇士,也經不起這般圍攻,很快便被剁成肉醬,宋軍將他們頭顱割下來,拋向江中。
金軍得了死命令,不敢回頭,繼續划船追擊宋軍。宋軍大船揚起風帆,疾駛而去。金軍緊追不捨,韓常在後面督戰,剛察覺不妙,只見兩翼的宋軍大船突然合攏,立即將那追擊的十幾艘金軍船隻退路截斷。
兀朮站在樓櫓上遠遠地觀戰,不覺心頭髮涼,知道這一千名死士已無生還之理,正在猶豫大軍要不要繼續突圍時,韓常的傳令兵已到,告知宋軍嚴陣以待,找不到破綻,再攻下去只會徒增傷亡。
兀朮便令暫停進攻,全軍退入黃天蕩。宋軍船大吃水深,怕進了黃天蕩擱淺,也不追擊,只是嚴絲合縫地圍在外面。
如此被圍了十來日,金軍無計可施,糧草日漸消耗。兀朮急得心裏冒煙,但在諸將與大軍面前,不得不做出神閒氣定的模樣,一面暗中派人到處探路,一面又派出使者請求韓世忠讓道。
韓世忠回射了一封書信到金軍使者的船上,使者帶回來呈給兀朮。兀朮打開看時,只有短短一行字 :還我兩宮,復我疆土,則可以相全!
兀朮無可奈何,看這口氣,韓世忠定是見勝券在握,擺起譜來,此事兀朮本來也沒做指望,不過徒增一分煩惱罷了。
宋金戰爭進入相持階段後,軍事上先天不足的南宋反而取得了一些優勢,在多次交鋒中頗有斬獲,一改之前屢戰屢敗的不利局面。
究其原因,在於中原民族的南遷帶來了先進的生產力,南宋政權採取的一系列寬鬆的政治和經濟政策,也有利於經濟發展和人口增長,爲資源消耗巨大的持久戰爭奠定了基礎。
反觀金國,一直缺乏經營中原地區的能力與信心,之前基本上靠擄掠滿足戰爭需求,當中原凋敝後,便無法爲戰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每次開戰時氣勢如虹,繼而越戰越弱,最後被南宋反擊得手。
因此,金國缺乏韌勁,南宋缺乏狠勁,使得南北兩國各有軟肋,實力趨於平衡,這是促成宋、金第一次和議的直接推動力。
本書《烽火中原》是“宋金逐鹿”系列歷史小說的第三部,講述的是吳玠在仙人關一戰擊退金軍,自此金軍放棄了自陝入川的戰略企圖,川陝一線得以安寧。與此同時,南宋開始局部反攻,最大戰果當屬岳飛只用兩個月便收復襄陽六郡,使得川陝、荊襄與東南連成一片,南宋在戰略上處於更爲有利之地位,岳飛也憑此戰力進封節度使,真正步入中興名將之列。夾在金、宋之間的傀儡僞齊皇帝劉豫,一心想借助金軍之勢滅掉南宋,然而籌劃不周,反而招致大敗,兒皇帝地位岌岌可危。然而在大好形勢下,張浚措置乖方,導致淮西兵變,葬送大好形勢。所幸此時金國主和派撻懶掌權,雙方几經磨合,終於簽定南北和議……
一 天威凜冽 01
二 血戰仙人關 27
三 朱熹品人 57
四 收復襄陽 81
五 趙鼎拜相 103
六 大儀鎮之戰 121
七 北國天變 141
八 洞庭波平 159
九 二相同心 189
十 都堂爭鋒 215
十一 藕塘大捷 235
十二 伴君如虎 251
十三 岳飛負氣 275
十四 淮西兵變 295
十五 黃粱夢碎 319
十六 和議初起 339
十七 戰和之爭 361
十八 南北議和 383
天威凜冽
紹興四年(1134)二月,正是吳家軍在仙人關與十幾萬匯聚而來的金軍對峙之際,在川陝待了近五年的張浚一行,經過數月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臨安。
回到臨安的張浚,立刻受到了士子們的熱烈歡迎。過去數年,張浚在陝西雖有富平之敗,然而之後大宋西軍臥薪嚐膽,在和尚原兩戰兩勝,饒風關一戰又重創金軍,使金軍侵入四川,再順江東下滅宋的企圖始終未能得逞。特別是和尚原一戰大敗曾經橫掃江南的兀朮大軍,尤其令東南士民大呼痛快,天下士子,早將張浚比作力挽狂瀾的中流砥柱、知難而進的赤膽忠臣。
張浚受此追捧,自是十分感動,也極想交遊士林,一吐心中豪氣,但他卻不得不深居簡出,絲毫不敢有驕矜之舉。
回到臨安,立即便有詔書下來,令張浚將隨行軍馬全部交付神武中軍統制楊沂中,接下來三日,卻不見有半點音訊從宮中傳來,既無慰問,也無詔令,讓張浚頗有些忐忑不安。
第四日,終於得到皇上的旨意,令他次日入宮覲見。張浚剛鬆一口氣,傳旨的內侍卻將一份奏章遞給他,道 :“這是御史中丞辛炳的奏章,官家讓樞密看一看。”
張浚一聽到辛炳的名字,不禁心頭一顫。送走內侍,趕緊回到書房看這份奏章,還沒看幾行,便覺得胸中一股怒火摻和着委屈直往上涌,奏章中把張浚在川陝數年的苦心經營貶得一文不值,道 :“富平之役,趙哲轉戰用命,勢力不敵而潰,浚乃誅哲,致其徒怨叛 ;又信王庶一言,殺曲端於獄中,端之部曲又皆叛去 ;和尚原之戰,王萬年之功爲多,浚乃抑之,王萬年怨憤叛去,與趙哲、曲端部卒力窺川口,金人特因之耳……”
張浚氣得渾身發抖,這叫什麼話!就算曲端之死其中頗多曲折,尚可一辨,但趙哲臨陣率先奔逃,以致兵敗如山倒,怎麼就成“轉戰用命”了?金人屢次進攻川口,乃是爲了先佔四川,進而順江東下攻取江南,如何把這賬賴到自己頭上去?
壓抑了數日的情緒像山洪一樣爆發出來,張浚狠狠地將奏章摜在地上,用腳死命地踩踏,直到把奏章蹂躪得如同鹹菜一般,自己也累得氣喘吁吁才作罷。
他頹然坐在榻上,回頭一看,幾名僕役像傻子一樣立在後面,不知所措。張浚喘了口氣,整了整衣裳,重新坐好,命人將地上的奏章抹平,僕役又端上來一杯熱茶,張浚喝了兩口,心緒平靜下來,接着看辛炳的彈劾奏章。
奏章後面的話更加尖刻,但張浚都面不改色,甚至讀到說他任用劉子羽等奸邪小人時,也不過在心裏冷笑一聲。讀完後,他將奏章擱在案上,陷入了冥思。
他心裏忽然平靜下來,皇上將奏章直接交到他手中,雖屬警誡,卻也有迴護之意,畢竟沒有公之於衆,算是給他留了幾分面子。既然如此,自己什麼也不必爭辯,凜然受訓就是了。
次日,張浚入宮覲見趙構。君臣二人一別五年,離別時都是青春年少,數年磨礪下來,兩人眉宇間各添了幾分滄桑,此中甘苦,只有身在其中方能體會。
張浚百感交集,還沒張口,便哽咽不能成語,淚水像斷了線的珠子一樣,滴滴答答掉在都堂地磚上,頓時打溼了一大片。
趙構心裏頗爲觸動,他當然知道張浚爲了保住川陝,可謂竭心盡力,縱然纔能有所不逮,致有富平之敗,但其後臥薪嚐膽,屢挫敵鋒,將十幾萬金軍拖在陝西數年,才使得朝廷覓得喘息之機,經營東南半壁江山。
《紹興和議》是“宋金逐鹿”系列歷史小說的第四部,講述金國發生政變,主戰派兀朮掌權,渝盟南侵,南宋軍民被迫反擊。先是劉錡率八字軍在順昌大敗金軍,隨後岳飛率軍北伐,連克十餘座州縣,直抵汴京附近。然而南宋朝廷患得患失,不敢乘勝進軍,迫使岳飛班師。金軍不甘南侵受挫,次年繼續用兵,結果在柘皋一戰大敗,但由於貪功輕敵,宋軍在大捷之後遭遇濠州之敗,雙方仍處於戰略均勢。與此同時,南宋君臣一邊褫奪掌兵大將兵權,一邊加緊與金國媾和,最終和議談成,岳飛遇害。在中興名將無奈落幕的悲愴中,宋金達成了第二次和議,南北雙方開啓了一段長達二十年的和平時期。
一 王倫機變 01
二 將星隕落 25
三 風雲變幻 49
四 兀朮渝盟 73
五 劉錡揚威 97
六 順昌大捷 117
七 岳飛北伐 141
八 血染北國 163
九 飲恨班師 183
十 兩軍對壘 205
十一 淮西會戰 227
十二 朝堂之謀 245
十三 收奪兵權 261
十四 張嶽反目 281
十五 禍起蕭牆 299
十六 金營議和 321
十七 岳飛蒙冤 343
十八 功業歸塵 365
王倫機變
時值初春,林木返綠,草長鶯飛,去年冬天的一場大雪已經融化,使得溪流江河暴漲,大河上下,到處水聲潺潺。
王倫與藍公佐等人一行,才過完元宵,便離開了臨安,渡過長江,一路往中原腹地進發。前不久南北和議終於達成,王倫等人都立了大功,個個加官晉爵,王倫更是賜同進士出身,加封端明殿學士、同籤書樞密院事。此次出使,一方面是奉還兩宮,交割地界,一方面是去擔任東京留守。當年東京街頭的潑皮,如今卻要去替天子守國都,可謂皇恩浩蕩,也算是一段傳奇,因此一路上衆人心情格外暢快,說說笑笑,不知不覺間便到了睢陽。
出城迎接王倫等人乃是轉運使胡昉,王倫自升官之後,刻意修飾自己的言談舉止,雖然胡昉官階比自己低,相見時卻絲毫不敢有輕慢之態。胡昉倒不像有些大臣那般鄙薄王倫出身低微,禮數十分周到,但眉眼間卻帶着一絲憂慮。
王倫看在眼裏,只裝作不知,寒暄過後,才問道 :“正陽兄護送金使張通古等人北歸,一路還順利否?”
胡昉臉色一變,似乎有話脫口就要講出來,看看周圍人多,又硬生生地吞了回去,道 :“此中事頗多曲折,有機會再跟留守詳敘吧。”
王倫見胡昉神情頗顯疲累,知道這差使不容易,也不再多問,由人領着去館中歇息。
掌燈時分,胡昉過來驛館,手上多了份公文,兩邊坐下後,胡昉便將公文遞給王倫,道 :“這是金廷給河南官吏百姓下的詔書,留守先看看吧。”
王倫接過來,與藍公佐就着燈光看那詔書,上面寫道 :“頃立齊豫以守南服,累年於茲,天其意者不忍遽泯宋氏社稷,猶留康邸在江之南,以安吾南北之赤子也。倘能偃兵息民,我國家豈貪尺寸之地,而不爲惠安元元之計乎!所以去冬特廢劉豫,今自河之南,復以賜宋氏。爾等處爾舊土,還爾世主,我國家之恩亦已洪矣。爾能各安其心,無忘我上國之大惠,雖有巨河之隔,猶吾民也。其官吏等,已有誓約,不許輒行廢置,各守厥官,以事爾主,無貽悔吝。”
詔書最後,又命官吏軍民,願歸山東、河北者,聽其自便。
兩人看完,默然無語,胡昉道 :“二位以爲寫得如何?”
藍公佐嘆道 :“以文論之,鬱郁乎有春秋之風,誰還敢說金國是夷狄之邦!”
胡昉也跟着嘆了一回,王倫卻不太在意文采如何,將詔書細細看了兩遍,道 :“金廷還是真心要議和的。”
胡昉道 :“這倒不假,只是金國跟大宋一樣,朝野反對和議者也不少。”
“那是自然。但只要地界一交割完畢,生米煮成熟飯,幾年過後,和議便踏實下來,想推翻也不容易。”王倫捋着鬍鬚微笑道。
胡昉面色凝重,緩緩道 :“就怕金國反對和議者乃實權人物。”
“哦?”王倫盯着胡昉,問道 :“不知正陽兄所指何人?”
“金國右副元帥,人稱四太子的兀朮。”
王倫微微一怔,突然想起自己之前數趟出使金國,竟從未見過兀朮一面,其中緣由,的確值得玩味。
這本書雖然寫的是近千年前的歷史,但卻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宋金對抗,從軍事角度而言,是先天不足的步兵與強大的遊牧騎兵對抗的歷史,如何克服資源方面的劣勢,儘量彌補己方的缺陷,壓制對方的長項,始終是勝負的關鍵。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有過漢唐的輝煌,也有過南宋的凋零,但它們都是華夏曆史寶貴的遺產,後人可以從中找到有益的啓示。方今世界,風雲詭譎,中國在某種程度上也面臨着與南宋同樣的挑戰,但我相信,我們能向後世交出一份比南宋滿意得多的答卷。
——南京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兵器科學與技術專家吳志林
新竹鍾**[0968***135]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錢**[0978***881]
半小時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劉**[0956***824]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南趙**[0920***892]
1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陳**[0988***387]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中趙**[0938***175]
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錢**[0998***769]
11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吳**[0933***161]
1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桃園錢**[0933***388]
20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張**[0986***763]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南趙**[0956***357]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吳**[0920***332]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鍾**[0988***149]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方**[0966***716]
11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鍾**[0946***111]
20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仲**[0951***436]
1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基隆符**[0956***137]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符**[0918***590]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北黃**[0956***125]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基隆仲**[0932***187]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中張**[0938***317]
20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基隆李**[0960***831]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謝**[0946***425]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王**[0932***526]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桃園錢**[0946***811]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北謝**[0986***330]
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劉**[0918***567]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桃園趙**[0918***303]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中謝**[0966***382]
20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桃園張**[0978***525]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陳**[0986***128]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桃園周**[0978***791]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中錢**[0938***551]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周**[0951***715]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趙**[0966***427]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北劉**[0956***272]
2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鄭**[0986***635]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仲**[0998***183]
半小時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方**[0978***890]
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高雄王**[0938***634]
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嘉義趙**[0946***295]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基隆張**[0918***706]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王**[0966***113]
1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北鍾**[0978***231]
15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中方**[0932***199]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北陳**[0918***164]
4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鄭**[0956***871]
7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臺北吳**[0966***553]
半小時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劉**[0956***922]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新竹王**[0998***967]
12分鐘前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 大宋風雲:宋金逐鹿的熱血史詩(全四卷)
NT$1130
2025年新書推薦:這才是歷史的真面孔【世界卷+中國卷】全2冊
NT$1980
2025年新書推薦:貫穿金朝120年大歷史【女真崛起+吞遼滅宋+正隆南伐+世章之治+金朝覆滅】全5冊 精裝,重達2.5+公斤(原價2160,現價1980)
NT$1000
中國古代兵法【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尉繚子 吳子 司馬法 孫臏兵法+六韜 三略李衛公問對】全三冊
NT$1899
2025新書推薦:古代戰爭系列【薩爾滸的鐵騎+靖難的烽煙+彭城爭霸+魂斷釣魚城+命懸昆陽城】全五冊
NT$1700
2025年新書推薦:【陳寅恪四書】餘生流轉+古調猶彈+世外文章+爾爾區區(限量贈品環保袋)
NT$2400
深入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刷邊珍藏版】精裝全10冊
NT$2520
【草原帝國+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馬上衣冠:元明服飾中的蒙古因素+蒙古秘史】全五冊
NT$1320
中國歷史之謎【歷史+國寶+宮廷+帝王后妃陵墓+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全8冊
NT$2880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何以中國+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京都中國通史(全四冊)
NT$1299
2025年新書推薦:《1024—2024,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地成都,以及千年來的世界》全三卷
NT$1800
2025年新書推薦:【藩屏: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封疆之製:明代都司衛所管理體制研究】全兩冊
NT$2300
【西行影紀】全三冊 攝影大師 莊學本 傳奇一生 單向街文學獎 年度攝影集
NT$1275
2025新書推薦:【地圖裡的全景中國史】全4冊
NT$1430
【圖騰與廢墟】全兩冊
NT$1268
2024新書推薦: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全3冊)
NT$1300
在歷史的褶皺之間【蘇東坡的星座+風月同天】全兩冊(中國文化變遷中的細節、故事與溫度)
NT$1788
中國歷史:從上古至公元元年+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全兩冊)
NT$1460
清代貢院史(全兩冊)
NT$1760
晉商【合盛元票號+匯通天下:喬致庸+宦海商傑:盛宣懷】全4冊
NT$1500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全三冊(原價1650,限時活動價1500)
NT$1480
2024新書推薦【如父如子:從雍正到乾隆】全2冊(乾隆製造+成爲雍正)
NT$1480
2024新書推薦:雙面暴君:隋煬帝的生平、時代及真相+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全兩冊)
NT$1800
2024新書推薦:有爲:漢武帝的五十四年+雙面漢武帝:從文武之治到巫蠱之亂+巫蠱亂長安:漢武帝晚年的奪嫡暗戰(全三冊)
NT$2000
風雅宋【大宋繁華:造極之世的表與裡+汴梁歌嘯:北宋遼時期國務實錄+落木大江:南宋金時期國務實錄】全三冊
NT$1850
【簡讀中國史 全四冊】著名歷史學者張宏傑簡讀中國史系列正式收官!
NT$1599
2024新書推薦:照鑑【晚清、北洋、民國】歷史影像背後的歷史(全三冊)
NT$1299
歷史的棋局:還原真實的歷史謀略+歷史的棋局2:家國興衰與成事謀略(全兩冊)
NT$1600
2024新書推薦【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
NT$1699
中國古代趣聞錄+傳承:百年家族門閥背後的中國史+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間生活考(全三冊)
NT$1200
歷史的底牌Ⅰ+Ⅱ(全兩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