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國學導師、“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經典作品。正本清源講透易經文化,解讀完整、清楚、簡明的占卦解卦法。助你調整好心態,走向成功!
▲國學導師、“百家講壇”主講人傅佩榮教授經典作品,正本清源講透中國羣經之首——易經文化,掌握全面、清楚、簡明的占卦解卦法,助你調整好自身心態,家庭易經使用手冊。
▲隨書附贈教學視頻與學習掛圖(六十四卦卦圖 易經思維導圖),掌握明晰、易上手的占卦解卦法,以健全的態度看待生活,擺脫困境,走向成功!
▲完整的卦辭呈現:詳細列出《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所有卦辭與爻辭,利於解卦時參考運用。並以時運、財運、家宅、健康四大面向,解析卦辭與爻辭的實用意義。
▲清楚的卦象圖示:明確標示出每一卦的卦象,並設計圖文式的索引標籤,方便快速查閱。
▲簡明的卦義分析:提供生活化的解卦示範與深入淺出的義理啓示,是學習《易經》解卦的上佳參考工具。
▲易經昭示我們文化的源頭,指引我們人生的走向,啓發我們個人的安頓。
《易經》的製作,原起於憂患意識,這也是現代人學習《易經》的*原因——趨吉避凶。《易經》占卦並非迷信,它旨在點出人生中所會面臨的各種順逆境,使身在其中的人們,可以從占卦的指點中,學習調整自我心態的方法,進而以健全的態度,看待生活中的機會與困境、成功與失敗,避免迷失於表面的得意或低迷之中。
國學導師傅佩榮教授,潛心精研《易經》多年,以其豐富的演講和自身經驗,用深入淺出的說明,帶讀者進入《易經》博奧的世界,從卦象與解卦中看透世事的變動與意義,爲下一步的人生方向指點迷津。
完整的卦辭呈現:詳細列出《易經》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的所有卦辭與爻辭,利於解卦時參考運用。並以時運、財運、家宅、健康四大面向,解析卦辭與爻辭的參考意義。
清楚的卦象圖示:明確標示出每一卦的卦象,並設計圖文式的索引標籤,方便快速查閱。
簡明的卦義分析:提供生活化的解卦示範與深入淺出的義理啓示,是學習《易經》的上佳參考工具。
傅佩榮
1950年生人,臺灣大學哲學系教授,曾任臺灣大學哲學系主任兼研究所所長。早年師從方東美先生,後於耶魯大學深造;繼而執教歐洲,歷任比利時魯汶大學、荷蘭萊頓大學講座教授。他在宗教哲學,中國哲學(孔孟老莊思想),以及譯解傳統經典《論語》《孟子》《老子》《莊子》《周易》《大學》《中庸》方面造詣頗深。
傅教授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學養,集四十多年潛心研學之心得,以哲學建構和邏輯分析的眼光,搭建起東西方思想的橋樑,堪稱中西文化之擺渡者。他治學態度嚴謹,理論創見迭出,在當今學術界享有盛名。
◎ 寫在前面 1
第一部分 易經入門
◎ 一、《易經》是什麼? 4
◎ 二、《易經》的基本概念 6
◎ 三、先天八卦圖 9
◎ 四、 後天八卦圖 12
◎ 五、基本八卦的象徵 15
◎ 六、古代歷史的展開 22
◎ 七、君子珍惜《易經》 27
◎ 八、《易經》的智慧 30
◎ 九、我對占卦的瞭解 32
◎ 十、爲什麼要學習《易經》 35
第二部分 易經占卦
◎ 一、《易經》占卦須知 38
◎ 二、《易經》占卦方法 39
◎ 三、《易經》解卦參考 41
◎ 四、數字卦的佔法 42
◎ 五、唸唸有詞 43
◎ 六、占卦三不 44
◎ 七、不誠不佔 45
◎ 八、不義不佔 46
◎ 九、不疑不佔 47
◎ 十、元亨之意 48
◎ 十一、利貞之意 49
第三部分 解卦手冊
1.乾卦 52
2.坤卦 54
3.屯卦 56
4.蒙卦 58
5.需卦 60
6.訟卦 62
7.師卦 64
8.比卦 66
9.小畜卦 68
10.履卦 70
11.泰卦 72
12.否卦 74
13.同人卦 76
14.大有卦 78
15.謙卦 80
16.豫卦 82
17.隨卦 84
18.蠱卦 86
19.臨卦 88
20.觀卦 90
21.噬嗑卦 92
22.賁卦 94
23.剝卦 96
24.復卦 98
25.無妄卦 100
26.大畜卦 102
27.頤卦 104
28.大過卦 106
29.習坎卦 108
30.離卦 110
31.鹹卦 112
32.恆卦 114
33.遁卦 116
34.大壯卦 118
35.晉卦 120
36.明夷卦 122
37.家人卦 124
38.睽卦 126
39.蹇卦 128
40.解卦 130
41 損卦 132
42.益卦 134
43.夬卦 136
44.姤卦 138
45.萃卦 140
46.升卦 142
47.困卦 144
48.井卦 146
49.革卦 148
50.鼎卦 150
51.震卦 152
52.艮卦 154
53.漸卦 156
54.歸妹卦 158
55.豐卦 160
56.旅卦 162
57.巽卦 164
58.兌卦 166
59.渙卦 168
60.節卦 170
61.中孚卦 172
62.小過卦 174
63.既濟卦 176
64.未濟卦 178
第四部分 解卦案例與啓示
1.乾卦 182
2.坤卦 187
3.屯卦 190
4.蒙卦 193
5.需卦 197
6.訟卦 201
7.師卦 205
8.比卦 209
9.小畜卦 213
10.履卦 216
11.泰卦 220
12.否卦 223
13.同人卦 227
14.大有卦 230
15.謙卦 234
16.豫卦 238
17.隨卦 241
18.蠱卦 244
19.臨卦 247
20.觀卦 250
21.噬嗑卦 253
22.賁卦 256
23.剝卦 260
24.復卦 263
25.無妄卦 267
26.大畜卦 271
27.頤卦 274
28.大過卦 288
29.習坎卦 283
30.離卦 286
31.鹹卦 291
32.恆卦 294
33.遁卦 298
34.大壯卦 301
35.晉卦 304
36.明夷卦 307
37.家人卦 310
38.睽卦 313
39.蹇卦 317
40.解卦 321
41 損卦 326
42.益卦 329
43.夬卦 332
44.姤卦 335
45.萃卦 338
46.升卦 341
47.困卦 344
48.井卦 347
49.革卦 351
50.鼎卦 354
51.震卦 357
52.艮卦 360
53.漸卦 364
54.歸妹卦 367
55.豐卦 371
56.旅卦 375
57.巽卦 378
58.兌卦 381
59.渙卦 386
60.節卦 389
61.中孚卦 392
62.小過卦 395
63.既濟卦 400
64.未濟卦 404
《易經》是探討“變化”的書,內容有義理與象數兩部分。義理提醒我們如何做人處事;象數則可用來占卦,揭示變化發展的趨勢。這麼特別的經典,當然值得花一點時間研究。本書兼顧義理與象數,尤其在占卦解卦方面提供了實用的具體材料。
《易經》的占卦,所依據的是“有意義的偶然”,要在同時出現的事象中尋找相關的線索。它與心電感應有些類似,但又有明確的卦象可供參詳。表面看來,它與各種測知未來的方法差不多,總是用一些模棱兩可的語句來引發佔問者的心理投射作用。不同的是,《易經》還有清楚的“文本”,相傳至今已三千多年,歷代學者也使用了三千多年。
研習《易經》文本與應用這些資料來占卦及解卦,有時形成兩條平行的線。現在我們要將兩者合而爲一,使《易經》的價值充分彰顯出來。按照標準的佔法,需要五十根蓍草(今日稱爲籌策),依照一定程序,在二十分鐘內得出六個數字,由此形成一個六爻卦,再看有無變爻來決定占驗之辭何在。所謂占驗之辭,是指某一問題的答案在於某一句卦辭(共有六十四句卦辭),或某一句爻辭(共有三百八十四句爻辭)。
因此,所謂占卦,就是:先得出數,再由數字取得卦象;有了卦象,再找出某一句卦辭或爻辭。然後,剩下的是如何解卦的問題了。本書介紹了標準的籌策佔法,以及解卦原則(主要參考朱熹的見解)。有時爲了方便,可以使用數字卦,在一分鐘之內就可以測知某一問題的結果將會如何。這話聽來未免神奇,是否有效,一試便知。
本書包括四部分,一、“《易經》入門”:是爲初學者所做的扼要介紹,即使是從未接觸過《易經》的朋友,也很容易由此掌握門徑。二、“《易經》占卦”:在介紹籌策與數字兩種佔法的同時,也說明有關占卦的正確心態與基本概念。三、“解卦手冊”:這將是大家常參看的部分。不過,自古以來,解卦並無定法,所以還請讀者逐漸培養自行解卦的能力。四、“解卦實例與啓示”:列出一百零一則案例,都是我近幾年占卦的驗證,我的心得是“確實不可思議”。至於六十四卦各卦的啓示部分,則可幫助讀者對於《易經》文本有更完整也更深刻的認識。
自從研習《易經》,匆匆已過十年,所得成果幾乎都展示於本書之中。我由《易經》得到義理與象數兩方面的幫助實在太大了,一點心得公諸同好,希望得到各位指教。“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這句話用在有關《易經》的研究上,正是寫照。
傅佩榮
一、《易經》是什麼?
《易經》是一本古老的書,被稱爲“羣經之首”“文化之源”。不過,現代人聽到《易經》所想到的可能是:它可以用來算嗎?沒錯,《易經》確實敎人如何占卦;並且,除了占卦之外,《易經》還談做人處事的道理。
翻開《易經》,我們看到總共有六十四個卦圖,這些卦圖都是由下而上六條橫線所組成的。橫線分兩種,一條不斷的稱爲“陽爻”(),另一條斷爲兩半的稱爲“陰爻”()。
陽爻代表主動力,陰爻代表受動力。有主動也有受動,兩者配合才使變化一直持續下去。《易經》的“易”字,首先就指“變化”而言。西方人翻譯《易經》,大都將它譯爲《變化之書》(The Book of Changes)。任何變化都是由陽與陰兩種因素的消長造成的。“爻”這個字代表“效”,在仿效或描述變化時,陽與陰不可或缺。至於“卦”,則是指“掛”而言,有如掛在我們眼前的自然現象。當大自然出現變化時,人類要如何因應?要如何趨吉避凶?要如何修養自己以求安居樂業?這些都是《易經》所要回答的難題。
《易經》本身的材料很少,只有六十四個卦圖,這代表六十四卦。每一卦有一句卦辭,說明此卦的占驗(如元亨利貞,利涉大川等);並且,每一爻有一句爻辭,說明此爻的處境與後果(如潛龍勿用,亢龍有悔等)。因此,原始的《易經》包括:六十四卦,六十四句卦辭,以及三百八十四句爻辭。用今天的方式來印刷,大概只有二三十頁。
然而,爲什麼我們眼前的《易經》卻有幾百頁呢?這是因爲加上了《易傳》。古代有“易歷三聖”之說。首先畫出基本的八卦,再將其重疊爲六十四卦的是伏羲氏(在《繫辭傳》稱爲包犧氏)。到了姬昌(後稱周文王),他被商紂王囚禁在羑里達七年之久,就在牢中寫下卦辭與爻辭。也有學者認爲這一部分的作者包括周文王之子周公,或西周後期的某一位卜官。到了春秋時代末期的孔子(551—479B.C.),特別用心探討了《易經》。
孔子說:“加我數年,五十以學《易》,可以無大過矣。”(《論語·述而》)司馬遷《史記·孔子世家》也說:“孔子晚而喜《易》,序彖、系、象、說卦、文言。讀《易》,韋編三絕。”“韋編三絕”是說綁在竹簡邊上的繩子多次斷裂,由此可見他用功之勤。孔子對《易經》的貢獻,在於他開始撰述《易傳》。這一部分的工作應該有後代弟子的合作才得以完成。《易傳》又稱“十翼”,有如十篇輔助的說明,其內容爲:《彖傳》(解釋卦辭),《象傳》(解釋卦象的稱爲《大象傳》,解釋爻辭的稱爲《小象傳》)。這兩部分都依《易經》分爲上下(前三十卦爲上經,後三十四卦爲下經),如此就有了四篇。接着是《繫辭傳》,由於內容較長,也分上下。然後是《文言傳》(只談到乾坤二卦),《說卦傳》(有如小字典,介紹基本八卦的各種象徵),《序卦傳》(解釋六十四卦的排列順序),以及《雜卦傳》(扼要就卦名綜述其旨,可視爲附錄)。
自漢代以來,學習《易經》的人是經傳合併一起念,所以今日所謂的《易經》,包含《易傳》在內。此外,還有“易學”一詞,那就無所不包了,是漢代以來學者將《易經》應用到各個領域的成果,如天文、地理、醫藥、兵法、養生等。至於與占卦有關的部分更是發展得多姿多彩。
簡單說來,《易經》有兩大系統:一爲“義理”,要由觀察自然現象的變化,體會出做人的道理,此時強調的是德行、能力與智慧。另一則爲“象數”,要由卦象與數字的搭配,經由特定的運算程序,而得出某一疑難之事的解答。換言之,象數即指占卦而言,確實可以預測某一抉擇的後果。但是,“占卦容易解卦難”一語正好提醒我們:理性思維依然是人生的光明大道,學會《易經》不能靠神祕直覺,而是需要長期認真用功的。
二、《易經》的基本概念
《易經》是一套符號系統,用卦象來代表具體事物或特定狀態,然後借卦象的組合與變化,指涉未來的發展。
《易經》又名《周易》,意即周朝的《易經》。據說古代夏朝有《連山易》,商朝有《歸藏易》,但皆已失傳,無法考究其內容。“易”字所指,除了“變易、變化”,還有“不易”與“易簡”。所謂“不易”,是說變化的規則是不變的,譬如“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這句話所描述的規律是不變的。又如四季不斷運行變遷,但其春夏秋冬的順序是不變的。
至於“易簡”,則以易爲時間,簡爲空間。易爲乾卦,充滿無窮的生命力,在時間中生生不已;簡爲坤卦,具有無限的包容力,在空間中完成一切。這“變易、不易、易簡”三個詞是對《易經》的初步理解。
由陽爻與陰爻所組成的三條橫線,就構成了基本的八卦。爲何需要三爻?因爲它們象徵了“地、人、天”。後來組合爲六爻卦時,則由下而上每兩爻代表這三才之一。要特別注意“由下而上”,這是《易經》畫卦的規則。做人處世不也是如此嗎?底下的結構不穩,又怎能往上建設?
基本八卦是:乾(),坤(),震(),艮(),離(),坎(),兌(),巽()。這八卦的名稱是專門術語,必須記住。古代有個背誦口訣:乾三連,坤六斷,震仰盂,艮覆盌,離中虛,坎中滿,兌上缺,巽下斷。這八卦稱爲“經卦”,表示基礎之意。我們即將看到的“先天八卦圖”與“後天八卦圖”,都是由這八卦所組成,只是排列位置不同而已。
真正出現在《易經》書中的是六十四卦。八經卦兩兩相重,就形成六十四卦,又稱“重卦”,每卦有六爻。這些纔是《易經》的主體。以乾卦()爲例,六爻皆陽,在讀法上,由下而上要念成“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二,三,四,五,上”代表位置。“九”代表陽爻。再以坤卦()爲例,由下而上讀成“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六”代表陰爻。
九爲陽爻,六爲陰爻,理由之一是:陽爻爲奇數,主動,而九爲動之極(一、三、五、七、九)。陰爻爲偶數,主靜,而六居偶數之中,爲靜之極(二、四、六、八、十)。理由之二是:在五個生數(一、二、三、四、五)之中,奇數相加爲九,偶數相加爲六。
由於六爻卦是由兩個三爻卦所組成,所以有下卦(內卦)與上卦(外卦)之分。這兩卦合成的六爻,代表六個位置,其中以“二、五”爲佳,因爲它們居於下卦與上卦的中位。居中則前有屏障後有靠山,也表示言行適中,較爲合理。此外,陽爻若在剛位(初、三、五),陰爻若在柔位(二、四、上),則較有利。這是“當位”的考慮。
此外還有“乘承比應”。“乘”是上對下,“承”是下對上,陽上陰下較爲穩當。“比”是比鄰,指鄰近二爻的關係。“應”則是指下卦三爻與上卦三爻的對應位置,如“初與四,二與五,三與上”若是一陰一陽則爲正應,兩者同爲陰或同爲陽,則是敵而不應。正應可以互相支持,較爲理想。
《易經》六十四卦,可以分爲三十二組。每一組都是相連的兩卦(如乾與坤),它們之間的關係是“非覆即變”。“覆”是全卦由下而上整個翻過去,又稱“綜卦”;“變”是全卦六爻皆變(陽變陰,陰變陽),又稱“錯卦”。
不僅如此,每一卦的中間四爻還形成了兩個“交互卦”,或皆稱“互卦”。譬如謙卦()的交卦是震卦(九三、六四、六五),互卦是坎卦(六二、九三、六四)。於是一卦共有四個經卦(上下卦與交互卦),在解釋每一爻的“時”與“位”方面皆可提供參考。
總之,這些術語與各項細節都是爲了幫助我們理解卦辭與爻辭,從而明白自己在占卦中應採取的合宜態度。
三、先天八卦圖
我在比利時魯汶大學擔任講座教授時,經常光顧一家中國餐館。老闆得知我教的是哲學,就請我爲他看看他爲改善生意而擺在大門上的一幅八卦圖。他想借此擋住路衝,但似乎不太有效。當時我對《易經》並無研究,也不知道八卦圖是否有如此神奇的功效。
我到大門一看,見上面掛的是“先天八卦圖”,但是左下角與右下角的兩個卦畫反了。我告訴他這個小發現,他口中唸唸有詞,好像在說“難怪沒什麼作用”。他後來掛上正確的圖形之後,是否有效呢?我沒有問他,我心中想的是:做生意怎能靠一張圖?這不是有些迷信嫌疑嗎?
“先天八卦圖”據說是伏羲所畫,上爲乾,下爲坤,代表天與地。左爲離,右爲坎,代表火與水,意即日與月。我們對此四卦並不陌生,如韓國的國旗即是如此。接着,左上角爲兌,右上角爲巽,代表澤與風。然後,左下角爲震,右下角爲艮,代表雷與山。中間是個圓形的太極圖,白色部分有個黑點,這是陽中有陰;黑色部分有個白點,這是陰中有陽。一般稱之爲陰陽魚。黑點與白點都象徵魚的眼睛。黑色與白色之間不是一刀切的二分法,而是互相形成一個圓,彼此有向對方運動進展的趨勢。
這個圖要以圓形爲其核心,亦即爲其底部;由底部向外,也即是由下往上。於是,離卦與坎卦好像各有三條豎線,而其實仍是由底向外的三條橫線。然後,左下角與右下角不是很容易弄反嗎?左下角的震卦是,右下角的艮卦是,這樣看就正確了。先天八卦圖的根據是《說卦傳》所云:“天地定位,山澤通氣,雷風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錯。”意思是:天與地上下定位,山與澤氣息貫通,雷與風相互激盪,水與火背道而馳,八卦形成彼此交錯的現象。以此而論,這個圖所象徵的是:
依專家研究,此圖是人面向南方,以太陽爲座標系所定出來的八卦方位。我們所站之處爲地,上面是天。左手爲東方(這與地圖上東方在右手邊相反),古人以爲是太陽升起之處;右手爲西方,則是月升之處。依此來看中國地理,則是西北多山,西南多風,東北多雷(地震),東南多湖泊。
先天八卦圖與數字搭配,也形成一種特定結構如下。
把這個數字寫在八卦圖的每一個卦上,則可見其對角線皆爲九。由乾卦開始往左算是1234,再由右邊的巽卦往右算,是5678。這個數字系統應用在“數字卦”(或米卦)上。關於“數字卦”,可參考本書“占卦解卦”部分。
這八個數字中,屬於陽性卦的是乾(父)、震(長男)、坎(中男)、艮(少男),其數字爲1、4、6、7,其和爲十八。屬於陰性卦的是坤(母)、巽(長女)、離(中女)、兌(少女),其數字爲8、5、3、2,其和也是十八。像這種對稱的情況顯得有些神奇,促使我們想進一步探討《易經》 的奧祕。相對於先天八卦圖,還有後天八卦圖,它的應用範圍就更爲廣泛了。
四、 後天八卦圖
後天八卦圖據說是周文王所畫。由於中國位居東半球北部,所以觀察乾(天)的正中位置在西北,而坤(地)則位於西南。艮爲山,接近天,在東北;巽爲齊平,近地,在東南。然後,另外四卦分別是:震在東,兌在西,離在南,坎在北。其圖如下:
後天八卦圖在《說卦傳》有生動的描述。原文是:“帝出乎震,齊乎巽,相見乎離,致役乎坤,說言乎兌,戰乎乾,勞乎坎,成言乎艮。”意思是:天帝(可指北極星)從震位出發,到了巽位使萬物整齊生長,到了離位使萬物彼此相見,到了坤位使萬物得到幫助,到了兌位使萬物愉悅歡喜,到了乾位使萬物相互交戰,到了坎位使萬物勞苦疲倦,到了艮位使萬物成功收場。
在此所說的內容,可以配合中國的地理形勢來理解,也引申了各卦的特殊狀況。接着,進一步說明如下。
“萬物出乎震,震東方也。齊乎巽,巽東南也;齊也者,言萬物之絜齊(完備而整齊)也。離也者;明也;萬物皆相見,南方之卦也;聖人南面而聽天下,嚮明而治,蓋取諸此也。坤也者,地也;萬物皆致養(得其養育)焉,故曰致役乎坤。兌,正秋也;萬物之所說(喜悅)也,故曰說言乎兌。戰乎乾,乾,西北之卦也,言陰陽相薄(陰氣與陽氣在此互相接觸與激盪)也。坎者,水也,正北方之卦也;勞卦(勞苦的卦)也,萬物之所歸也,故曰勞乎坎。艮,東北之卦也,萬物之所成終而所成始(萬物在此成功結束又重新開始)也,故曰成言乎艮。”
後天八卦圖的應用,主要是與“五行”搭配開始。八卦配五行,必有三組六卦重疊。譬如,震與巽爲木,離爲火,坤與艮爲土,兌與乾爲金,坎爲水。單就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來說,也代表四季(春夏秋冬)。今天講方位的人,有一口訣:“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震在左,在東爲木,其色爲青,龍則爲其象徵的動物。兌在右,在西爲金,其色爲白,象徵爲虎。離在南爲火,其色爲赤(紅),象徵爲雀。坎在北爲水,其色爲玄(黑),象徵爲龜與蛇。在此未說的土,在中,其色爲黃。
由五行推到五色,自然可以推到五味,依序是:酸(木)、苦(火)、甘(土)、辛(金)、鹹(水)。在人身器官,則依序爲:肝、心、脾、肺、腎。依此應用類推還有不少。
談到五行,有所謂“比相生而間相勝”的說法,就是由木開始,對其比鄰相生,但隔一個就相剋。譬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至於相剋,則是: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後天八卦也可以排列成數字關係,並且據說這即是所謂的“洛書”:“靈龜出乎洛,龜身甲折具四五數。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爲肩,六八爲足,而五居中。聖人則龜身之折,文書爲洛書。”其意如下圖:
這個九宮數在數字排列上使對角線皆爲十五。不僅如此,無論是直行相加,斜角相加,橫行相加,其數皆爲十五。這種結構使許多研究數學的人深感興趣,也使《易經》增加了幾分神奇色彩。
自漢代以後所推展的“易學”,就有不少是連繫着後天八卦圖而應用於各個領域的。我們研究《易經》,將來不妨各憑機緣去深入探討某一領域。於今之計,還是要先打好基礎,就學術上所能提供的材料,在“義理”與“象數”兩方面按部就班地去學習。古人智慧博大精深,不是可以拿來就用的。要使自己受益,請先收斂心思,下足功夫。
五、基本八卦的象徵
若想明白卦辭與爻辭在說些什麼,就須先知道基本八卦(八個經卦)的象徵所指。在《說卦傳》後部分,有一張表列的項目,有如小字典可以讓人翻查。現在,我們就其中常用到的五方面,來加以介紹,就是:自然界、基本性質、家庭成員、身體器官、周遭動物。由此再推及延伸的範圍,這個範圍幾乎涵蓋了古人生活的全部經驗領域。由於古今在時空上的差異極大,我們在探討時要充分發揮聯想力,如此才能順利解卦,使其較爲合理而準確。
一、乾卦的象徵
乾卦()是卦,“乾三連”是指乾卦由三條陽爻所組成。陽爻是一條橫線,中間不斷裂;三條陽爻不是“三連”嗎?陽爻代表主動力,是變化的主導因素,形成三陽爻的乾卦之後,又象徵什麼呢?以下由六方面來描述。
1.在自然界,乾卦是指“天”。有天有地(地由坤卦來象徵),萬物纔可能在其中生存發展。
2.基本性質是“健”,就是剛健不已的生命創造力。缺少此一生命創造力,萬物無從產生。
3.在家庭中,乾卦是指“父”。所謂“乾坤生六子”,一家八口,其實是古代的標準家庭結構。
4.在身體上,乾卦是指“首”(頭部),毋庸置疑。
5.在動物中,乾卦是指“馬”,因爲馬能健行。
6.延伸所指,乾卦代表了:圓(因爲天圓地方),君(作爲領袖),金與玉(因爲貴重),大赤(大紅色,代表正宗),等等。
在上述象徵中,有些是一目瞭然,有些則要稍加思索,而考慮的重點是“古人的世界”。明白這個背景之後,纔可以進而發揮想象力,用一個卦來象徵今日世界的事物。學習《易經》,是練習增強想象力與理解力的好辦法。
二、坤卦的象徵
坤卦()是由三個陰爻所組成。陰爻是一條橫線,中間斷裂,所以坤卦的畫法是“六斷”。陽爻代表主動力,陰爻自然是受動力了。有主動也有受動,纔有變化的可能。有創造也有發展,萬物也纔可生生不息。談到坤卦的象徵,也可以由六個方面來看。
1.在自然界,坤卦是指“地”。乾爲天,坤爲地,這二者使萬物既有生存空間,又有能量來源。
2.基本性質是“順”,要順從天的指引,並且柔順對待萬物,對一切都逆來順受。
3.在家庭中,坤卦是指“母”,負責養育子女。
4.在身體上,坤卦是指“腹”,可容納亦可孕育。
5.在動物中,坤卦是指“牛”,因爲牛性溫順,又能負重致遠。
6.延伸所指,坤卦代表了:衆人(相對於君而言),布帛(母親要織布,並且布可包物),鍋(煮飯之用),吝嗇(本身只順承而不創造,必須省儉),大車(可以載重),黑色土地,等等。
若想了解《易經》的道理,首先要充分明白乾坤二卦的象徵。它們是純陽卦與純陰卦,然後陰陽交錯就形成另外六卦了。
…………
入手《周易大全》的七大理由,助你活出通透人生
1.曾仕強畢生易學精華,盡在此書!
曾老研易四十年,著述/課程/演講浩如煙海,這本大全不僅囊括了畢生心得精髓,而且自成體系,刪繁就簡,篇篇是重點,處處有智慧!
2.七大主題,從零開始系統入門
全書分上下兩篇,上篇介紹周易基礎,七章對應七大專題,從周易文化與中道智慧,到卦爻常識、理氣象數、占卜解卦,讓你一次徹底理解周易的奧祕。
3.逐字逐句,詳解六十四卦
下篇完整呈現六十四卦卦爻辭,逐字逐句精心拆解,吃透每一個晦澀難懂的生僻古文,體會古人獨到的生活智慧
4.隨文搭配八十張關鍵圖表,打通卦與卦之間的聯繫
六十四卦單獨看是六十四種人生情境,而藉助這八十張圖表,將卦與卦彼此聯繫起來,相互搭配學習,就會產生無數變化,給人豐富的啓示。
5.六十四張卦爻啓示圖
每卦結尾附有一張啓示圖,從卦辭爻辭到人生啓示,清清楚楚,簡單易查,方便複習,祝你快速掌握全卦哲理。
6大開本豪華裝幀,學習收藏兩不誤
166*235mm大開本,護眼易翻閱;精裝雙封,封面燙金,易翻閱,易收藏;全文雙色印刷 區分周易原文與曾老解讀
7.隨書贈送配套視頻課程《曾仕強精講易經處世智慧》16講,一邊看書一邊聽課,這樣學周易,真的超容易!
易經歷來被視爲智慧之書、羣經之始、中國文化的源頭,功能豐富,變化多端,奇妙高明,古人用一個“神”字表示它真得很厲害。
其實,易經沒有那麼複雜,它只是告訴你:處在什麼位置,看到什麼現象,應該注意什麼事,如此而已。
六十四卦就是六十四種人事變化的類型,古聖先賢所累積的寶貴人生經驗,透過卦爻辭呈現。當我們遭遇某一類型的問題,便可尋找相應的那一卦,從卦爻辭的提示中,明白自己的處境:如果你這樣,將來會那樣;如果你那樣,將來會這樣。至於到底該如何做,你自己去選擇。經過理性判斷與選擇的人生,還會犯什麼大錯呢?
年輕時讀易經,後面受用的日子會很長;
年長時讀易經,才知道這輩子到底過得怎麼樣。
曾仕強
英國萊斯特大學管理哲學博士,英國牛津大學管理哲學榮譽博士,美國杜魯門州立大學行政管理碩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學士。
生於福建,長於臺灣,遊學歐美。長期研究中西文化思想,認爲中華民族是具有高度智慧和獨特處世哲學的民族。1979年首度提出“中國式管理”思想,1990年預言21世紀必將是中國人的世紀,至今仍極具積極深遠的指導意義。
2009年在央視《百家講壇》推出系列講座《易經的奧祕》,引起廣泛關注。2012年推出150集鴻篇鉅製《易經的智慧》,匯聚40年研易之成果,再次掀起易學熱潮。
主要著作
《易經的奧祕》
《易經的智慧》
《道德經的奧祕》
《胡雪巖的啓示》
《中國式管理》
上篇
序言 《易經》與人生
第一章 《易經》與中國文化
《易經》爲什麼這麼厲害
《易經》揭示人生的終極目標
學《易經》不只爲趨吉避凶
《易經》是生生不息的學問
人再努力也逃不過《易經》的系統
大事看天小事看人
盡人事而後聽天命
第二章 易經的中道智慧
和合中和,共存共榮
中道的智慧
在生活中運用三分法
在工作中運用三分法
差不多是高明的智慧
易有三義:以不變應萬變
持經達變的三個原則
第三章《易經》入門基礎知識
掌握基本概念
學《易經》最好先研讀《易傳》
何爲太極、兩儀與四象
八卦代表靜態自然現象
八卦名稱的轉變和意義
三爻卦的陰陽消息
先天八卦和後天八卦
八卦對中國人的意義
六十四卦是依天道而求生活的法則
第四章 探尋爻卦之間的關係
變化的幾大要件:時、位、性質
爻際之間有何關係
錯綜複雜,變幻無窮
卦中有卦需綜合分析
卦變變卦要分清楚
第五章 恢復《易經》的真面目
卜筮僅爲《易經》小用
《易經》發展有六階段
由河圖瞭解《易經》的理氣象數
同爲天垂象的洛書爲何與河圖不同
第六章 破解《易經》的占卜之謎
求人算命,管不管用?
現代人對占卜的態度
占卜有一定的限制條件
占卜方法之大衍之數
占卜方法之銅板占卜
吉凶悔吝,吉無不利
學會解卦,受益無窮
第七章 走近易之門戶:乾坤詳解
乾坤易之門
乾卦六爻詳解
乾卦彖辭:各正性命,保合太和
坤卦卦辭、彖辭、大象詳解
坤卦六爻詳解
坤卦的啓示
乾坤之道
下篇
卦之三 雲雷屯
卦之四 山水蒙
卦之五 水天需
卦之六 天水訟
卦之七 地水師
卦之八 水地比
卦之九 風天小畜
卦之十 天澤履
卦十一 地天泰
卦十二 天地否
卦十三 天火同人
卦十四 火天大有
卦十五 地山謙
卦十六 雷地豫
卦十七 澤雷隨
卦十八 山風蠱
卦十九 地澤臨
卦二十 風地觀
卦二一 火雷噬嗑
卦二二 山火賁
卦二三 山地剝
卦二四 地雷復
卦二六 山天大畜
卦二七 山雷頤
卦二八 澤風大過
卦二九 坎爲水
卦三十 離爲火
卦三一 澤山鹹
卦三二 雷風恆
卦三三 天山遁
卦三四 雷天大壯
卦三五 火地晉
卦三六 地火明夷
卦三七 風火家人
卦三八 火澤睽
卦三九 水山蹇
卦四十 雷水解
卦四一 山澤損
卦四二 風雷益
卦四三 澤天夬
卦四四 天風姤
卦四五 澤地萃
卦四六 地風升
卦四七 澤水困
卦四八 水風井
卦四九 澤火革
卦五十 火風鼎
卦五一 震爲雷
卦五二 艮爲山
卦五三 風山漸
卦五四 雷澤歸妹
卦五五 雷火豐
卦五六 火山旅
卦五七 異爲風
卦五八 兌爲澤
卦五九 風水渙
卦六十 水澤節
卦六一 風澤中孚
卦六二 雷山小過
卦六三 水火既濟
卦六四 火水未濟
我的名字叫曾仕強,可是我三十九歲的時候,身體非常衰弱, 一點兒都不強,總覺得頭重腳輕,兩腳無力。我很緊張,覺得年紀輕輕就搞到這種地步,以後怎麼辦?我爸爸說:“早叫你讀《易經》,爲什麼不讀呢?”我說:“讀《易經》跟我生病有什麼關係?我所知道的《易經》,只是用來算命和看風水的。而我是學科學的,根本不信這一套,所以我就沒學。”
爸爸告訴我:“那是一般人錯誤的觀念,就是這種觀念把《易經》給害慘了。《易經》其實是講未來變化的道理。我們中國人受《易經》的影響,講究無三不成禮。我們把任何東西都分成三塊。時間有過去、現在、未來。同一天有上午、中午、下午。人也是一樣,連孔子都說有中人以上、中人、中人以下。《易經》告訴我們未來是會變化的,所以要重視自己的未來。但是,未來是不確定的,是會改變的。改變它有一定的道理,這是我們要去掌握的。”
我聽了他這一番話,決定找一本《易經》來讀讀,可是怎麼讀都讀不懂。有關《易經》的書,十本書裏有七八本都在講怎麼算命和看風水,那不是我要的東西。我回去問爸爸:“看不懂的書有什麼用?”爸爸說:“你應該先讀《易傳》,再回頭看《易經》,就會很清楚了。”我又很認真地去讀《易傳》,果然真的有很多感悟,而最大的收穫是:我終於看懂中國人了!
憑良心講,我那個時候跟現在的年輕人一樣,很羨慕外國人。 但是自從讀了《易經》,我的觀念改變了。其實,我們真的需要很小心地用現代觀念來看古老的《易經》。很多我們平常看不懂、聽不懂的話,都可以慢慢在其中找到根源。
比如,中國人很厲害,可以同時講兩句非常矛盾的話。嘴上說“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心裏想“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嘴上說“禮讓爲先”,心裏想“當仁不讓”。那到底要不要讓?答案只有一個:你自己看着辦!所以,我慢慢就感覺到,很多外國人很討厭的地方,其實正是我們最擅長的地方。
《易經》給我們最寶貴的智慧是四個字,這也是中華文化最可貴的財富,叫作“持經達變”。什麼叫作“經”?就是不能變的東西。《易經》告訴我們:世界上如果沒有不變,就不可能有變;如果沒有變,就不可能有不變。它根本就是相對的。可見,《易經》是高明的辯證法。
我常常跟人講是《易經》救了我,要不然我就沒命了。怎麼會沒命呢?氣都氣死了,還有命嗎?只要看不懂中國人,一定活活被中國人氣死。當你看懂以後,就會覺得中國人很可愛,也懂得怎麼樣去跟他呼應。
中華民族是《易經》的民族,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懂得《易經》的道理,只是沒有去整理和提練。實際上,我們平常的所作所爲,從《易經》的角度去看,都合乎它的道理!所以,當我後來慢慢將六十四卦整理出來,發現每一卦都是寶貝。其實,《易經》沒有好卦,也沒有壞卦。卦只是告訴你,處在什麼位置,看到什麼現象,應該注意什麼事,如此而已。
我年紀越大,越感覺到馬上反應是很危險的事。真正學懂《易經》的人會發現,《易經》就是開關,陰就是開,陽就是關。大家可以這樣想,從現在開始,碰到任何刺激,外面有任何東西進來,先把嘴巴閉起來。我們現在的問題是外界一刺激,嘴巴馬上嘚啵嘚啵,得罪一大堆人,然後回去就後悔。養成習慣,聽到什麼話先把嘴巴閉起來,嘴巴閉起來纔會經過腦筋想,想妥當了再講、想妥當了再做,我保證你沒有事。
所以,連孔子都講,他讀了《易經》就可以沒有大過失。因爲《易經》告訴你,你如果這樣,將來會那樣;你如果那樣,將來會這樣。至於如何做,你自己去選擇。那你經過判斷,經過理性選擇,還會犯什麼大錯呢?因此,年紀輕的,多花點兒時間讀《易經》,後面用的日子很長;年紀大的,也花點兒時間看看《易經》,才知道這一輩子到底過得怎麼樣。
臺中符**[0986***530]
4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竹孫**[0951***168]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中鍾**[0933***253]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吳**[0986***762]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北趙**[0920***728]
1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仲**[0978***937]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吳**[0960***778]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竹孫**[0968***129]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趙**[0933***684]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方**[0933***678]
1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竹黃**[0986***942]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朱**[0938***761]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南吳**[0918***619]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李**[0966***437]
1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方**[0932***932]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黃**[0998***791]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朱**[0920***735]
1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北吳**[0960***484]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黃**[0951***877]
4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北劉**[0918***885]
4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南吳**[0938***881]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王**[0932***638]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竹鄭**[0920***532]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朱**[0978***996]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張**[0951***766]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符**[0946***879]
7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朱**[0988***246]
4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楊**[0960***107]
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孫**[0933***884]
2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張**[0933***943]
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趙**[0986***121]
半小時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柳**[0960***436]
1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劉**[0998***406]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謝**[0978***527]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周**[0918***102]
半小時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鍾**[0968***186]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基隆孫**[0960***279]
1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中李**[0918***433]
1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南趙**[0938***291]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周**[0933***665]
7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方**[0978***524]
7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孫**[0986***951]
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符**[0938***899]
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臺南鍾**[0978***426]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黃**[0946***155]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桃園吳**[0988***458]
7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高雄劉**[0951***931]
20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北吳**[0978***192]
11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新竹王**[0956***375]
5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嘉義朱**[0968***360]
2分鐘前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 國學大師【傅佩榮:易經入門+曾仕強:周易大全】全兩冊
NT$1760
周易基礎+周易超強助記法 : 周易卦爻彖象辭精解巧記(全兩冊)
NT$1690
周易本義+圖解易經+運程+命理運程夢佔(全4冊)
NT$1299
圖解易經+周易大全(全二冊)
NT$1599
張其成講《周易》系列(全二冊)
NT$1750
增補高島易斷 布面精裝【正版古書2冊】
NT$1300
故宮珍本叢刊 · 術數(三本套)魯班經+梅花易數+水龍經
NT$1700
中國古代重大科技創新:【天文觀象.日月星辰】+中國古代氣象觀測與量測科技:【一隻早飛千年的鳥】
NT$1350
【中國古代星空解碼】+【中國古代天文曆法】+【中國古代二十八星宿】
NT$1900
【中國方術考】+【中國方術續考】(典藏本)
NT$1935
周易相學:入門+通解+精粹+點竅
NT$1650
【從黃帝內經說古天文曆法基礎知識】+【古代天文曆法講座】
NT$1450
【奇器圖說】(繁體2卷)
NT$1500
開元占經星學大成(共四冊)
NT$2500
陰陽五行太極八卦-黃銅手把件
NT$1880
星空帝國:【中國古代星宿揭秘】+燦爛星河:【中國古代星圖】
NT$2200
《校正古本地理五訣·清刻本手工宣紙線繁體豎排》
NT$2500
尚氏易學存稿校理-周易古筮考焦氏易詁(套裝四冊)精裝繁體版
NT$1650
周易折中(易學典籍選刊·全3冊·繁體豎排)套裝上中下冊
NT$1500
古代紀曆文獻叢刊1欽定協紀辨方書(上中下)套裝3冊
NT$1180
黃帝四經今注今譯
NT$1980
六壬神課金口訣(上中下)
NT$1800
神相鐵關刀+神相全編+柳庄神相+圖解麻衣神相+水鏡神相(全5冊)
NT$1950
周易5冊套裝(周易講座+周易全解+梅花易數精解+周易納甲筮法+周易古筮考精解)
NT$1980
珍本演禽三世相法[唐]袁天罡著
NT$1980
《易經中的生命密碼》+《內在小孩解道德經》+《孫悟空出世西遊記金丹揭秘》+《大智慧之心》+《願解西遊真實義》+《道德經中的聖人》(韓金英悟道全六冊)
NT$1456
2024新書推薦:【易經易知:於變局中開新局】全二冊
NT$1350
中華陽宅風水:《黃帝宅經》《易經全書》(全兩冊)
NT$3000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繁體三十二開 布面精裝全三册)
NT$1850
“張聞玉史學三書”:【古代天文曆法講座】+【銅器曆日研究】+【西周王年論稿】
NT$1400
【數位易經】(上、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