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NT$2330NT$2999

對木作知識的梳理與總結,是筆者40餘年古建築工作經驗與體會,提供大量照片並配詳細圖解,通俗易懂


提醒.jpg

文物建築修繕、木雕刻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對於我國現存的留有幾百年上千年曆史印蹟的古建築,我國近代的古建築大師們提出了這樣的修復理念:要整舊如舊,不要整飾一新;要益壽延年,不要返老還童;修舊如舊、帶病延年…… 根據大師們提出的理念,我國又進一步框定出了“恢復原形制、原結構、原材料、原工藝的古建築原狀;關於“保存現狀”的文物建築修繕的核心,更制訂出了“安全為主、風格統一、預防為主、 舊料利用”這四大修繕原則及“最小干預”原則,從制度上保證了古建築修繕方法的正確執行。本書為《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的第三個分冊,主要介紹修繕和木雕刻。這三本書中均有大量實際照片,標註了各個建築構件的名稱,非常適合初級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學習掌握古建築的基本知識。

内容简介蓝色.jpg

本書內容由兩章組成。第一章是中國傳統建築木作修繕,主要針對文物建築殘損現狀以及修繕的做法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演示和說明,具體包括大木構架的修繕、鬥栱修繕以及裝修維修。第二章是中國傳統建築木雕刻,不僅扼要介紹了木雕的發展、演變,還介紹了木雕的不同流派和特點,涉及京作木雕、東陽木雕、潮州木雕、徽州木雕、福建閩南木雕。從木雕技法上,則涉及圓雕、浮雕、透雕、嵌雕、貼雕等,並對木雕的選材、工具使用、工藝流程也做了扼要介紹。

本書中有大量實際照片,標註了各個建築構件的名稱,有相應的技術要點、加工製作與安裝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操性,非常適合古建築施工人員、技術人員以及對木構建築感興趣的讀者閱讀參考。

作者简介蓝色.jpg

湯崇平,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創辦合夥人、監事,第三分公司顧問,古建園林木作技術名師、技師。 1974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古建築方面的技術、施工工作。 2005年起陸續受聘於北京文物建築培訓中心、建設大學、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西城區房地中心職業技術學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主講古建築木作技術。

祝小明,江山市名逸雕刻廠廠長。 1987年11月師從東陽木雕藝人趙福榮學習木雕,1998年創辦江山市名逸雕刻廠,從事建築木雕及佛像雕刻等,並常年負責日本外商寺廟裝飾和佛壇佛像雕刻訂貨加工。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修繕 1

第一節 文物建築修繕的核心理念和原則 / 2

第二節 修繕工程的分類及內容 / 2

第三節 大木構架修繕方法 / 9

第四節 鬥栱修繕 / 75

第五節 裝修維修 / 82

第二章 中國傳統建築木雕刻 89

第一節 木雕的發展與演變 / 90

第二節 建築木雕的功能與作用 / 108

第三節 建築木雕的種類與特點 / 113

第四節 建築木雕的製作與安裝 / 161

參考文獻 196

傳統建築基本知識及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木結構、鬥栱知識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本書的大部分內容都來自於作者本人的40餘年的經驗體會,是對他本人所掌握的技術總結,因此內容和數據可信度高。本書又是對眾多前輩匠師木作技藝的傳承,在專業上具有一定深度,無論是對初學者或是已有一定專業知識的人來說,都值得一讀。本書記錄了許多流傳於工匠中的技術口訣,例如指導木檁製作安裝的“曬公不曬母”,又如關於大木編號的“由中人工大,天夫井羊非”等等。正是本書的這方面內容,得以使現在的人能知曉過去工匠間流傳的的行話術語,感受得到舊時的營造業文化。本書更側重於實際操作,更注重於對手藝的記述,因此對“怎麼幹活”更有指導意義。對於古建築的研究,如果沒有“做法”為基礎,其研究往往是蒼白無力的。而本書的核心內容就是“做法”,因此,本書既適合於操作人員學習,也適合於理論研究人員學習。書中還配有大量的實景圖片,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建築類型風格的圖片頗有“圖說木構建築史”的意味,而涉及技術的圖片則將木作行業的手工工具和製作安裝過程等表現得一清二楚,將古建木結構的構造奧秘揭示得一目了然。

内容简介蓝色.jpg

本書首先介紹了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基礎知識,之後以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為對象,重點介紹了木結構和鬥栱的基礎知識。除了必要的文字敘述外,書中還附有大量古建築實物圖、工程圖和權衡尺寸表,並在圖片上加上了詳細的圖解,以求盡量直觀,通俗易懂。

本書圖片豐富清晰,標註明確,對古建築領域的施工操作人員、技術管理人員、設計研究人員等有較大的參考作用。

作者简介蓝色.jpg

湯崇平,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園林古建技術名師,第三分公司經理,古建木作技師,工作經歷:1974年9月~1997年12月  北京房修二公司——班組工人、班組長、技術員、技術組長、項目設計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

1997年12月~現在 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經理、技術質檢部負責人、木作技術顧問、項目經理、分公司經理

2009年至今陸續在北京建設大學古建築藝術系、北京西城區房地中心職業技術學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古建營造師培訓”主講古建築木作技術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基礎知識    1

第一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起源   /  2

第二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發展與演變   /  4

第三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特點和構成   /  8

第四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結構形式    /  15

第五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主要建築形式    /  18

第六節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的模數與權衡制度    /  37

第七節  地方作法與官式作法,大式建築與小式建築、雜式建築的區分    /  57

第二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木結構的基礎知識    63

第一節  抬樑式木結構的構成、組合方式及應用    /  64

第二節  構件加工製作及安裝的技術要點    /  84

第三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鬥栱的基礎知識  129

第一節  鬥栱的起源    /  130

第二節  鬥栱的發展與演變    /  132

第三節  鬥栱的構成、功能與作用    /  141

第四節  鬥栱的種類與區分    /  151

第五節  權衡尺寸    /  162

第六節  昂翹鬥栱及其構造    /  180

第七節  構件的加工製作及安裝    /  230

參考文獻    235

編寫後記    236

书摘蓝色.jpg

书摘0.1.jpg

书摘1.jpg

书摘2.jpg

书摘3.jpg

书摘3.1.jpg

书摘4.jpg

书摘5.jpg

书摘6.jpg书摘4.jpg

木裝修、榫卯、木材详情1.jpg

内容简介蓝色.jpg

本書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紹中國傳統木構建築木裝修的基礎知識,包括木裝修的發展與演變、功能與作用、特點、種類、技術要點、加工製作及安裝等。第二章介紹中國傳統木構建築榫卯的基礎知識,包括榫卯的起源、形成原理、功能及作用、種類及構造等。第三章介紹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用材的基礎知識,包括木材的特性、分類、品種、應用、識別、構造等。書中各部分內容都附有詳細的插圖和權衡尺寸表,圖片清晰,標註明確,使用起來十分方便。本書適用於以清代官式做法為主的新建、改建、修繕古建築工程,是作者從事古建築施工、設計40多年來的實踐經驗的總結,對古建築領域的施工技術人員等有較大的參考作用。

作者简介蓝色.jpg

湯崇平,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中國園林古建技術名師,第三分公司經理,古建木作技師,工作經歷:1974年9月~1997年12月 北京房修二公司——班組工人、班組長、技術員、技術組長、項目設計負責人、項目技術負責人1997年12月~現在 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技術副經理、技術質檢部負責人、木作技術顧問、項目經理、分公司經理2009年至今陸續在北京建設大學古建築藝術系、北京西城區房地中心職業技術學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古建營造師培訓”主講古建築木作技術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木裝修的基礎知識 1

第一節 木裝修的起源、發展與演變 / 2

第二節 木裝修的功能與作用 / 4

第三節 木裝修的特點 / 5

第四節 木裝修的種類與使用部位 / 10

第五節 製作、安裝工藝及技術要點 / 15

第六節 傳統門窗的五金件 / 92

第二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榫卯的基礎知識 105

第一節 結構榫卯 / 106

第二節 鬥栱榫卯 / 158

第三節 裝修榫卯 / 166

第三章 中國傳統木構建築用材的基礎知識 197

第一節 木材的特性 / 198

第二節 常用木材的分類、品種與應用 / 198

第三節 常用木材的識別 / 201

第四節 木材的構造和性質 / 218

第五節 木材的缺陷(疵病)種類 / 231

第六節 木材的後期處理 / 235

第七節 傳統建築中的木材常用標準 / 238

第八節 木材的選材、加工和保管 / 247

第九節 傳統建築中各類木構件對缺陷(疵病)的指標要求 / 250

第十節 中外傳統建築中關於木材的對比和思考 / 257

參考文獻 264

前言.jpg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傳統建築基本知識及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木結構、鬥栱知識》出版已有一年多的時間了,該書得到了同行及業內專家的初步首肯,特別是對於初學者和工匠,普遍反映是“實用”,與本人的初衷相吻合,非常欣慰!與這本書相配套,2017 年本人又開始撰寫了這本關於木裝修、榫卯、木材的木作知識入門書。

本書的編寫意願是十多年前在“文物建築修繕技術培訓中心”講授木作知識時就已萌發,但一是由於本人感覺自己積累得還不夠、底氣不足,二是有馬炳堅老師的《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這本經典著作在前,主要觀點、做法和傳承已經詮釋得明明白白,所以就沒有貿然動筆。隨著本人近年來參與了中國裝飾協會、住房和城鄉建設部以及國家文物局分別主編的幾部相關規程、規範的編寫,逐漸有了經驗和自信,再加上授課時接觸到眾多同行,了解到了他們的現狀和現實需求,才覺得可以動筆了。

本人的文化水平不高,對於中國博大精深的古建築文化知識只是略知一二,但四十餘年施工一線的實操、管理經驗也使本人有了自己的心得。而在當今,文物建築的保護、維修和仿古建築的興建都急需大批的專業人才,懂理論的人才需要,懂工程的人才也需要,特別是更需要懂操作、會操作的工匠!所以本人對本書的定位是在馬炳堅老師《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這本經典著作的基礎上,從工匠角度對木作技術進行更為詳盡細緻的講解。用句形象的話說就是“在整數字後面加上小數點”,並配上了大量的實物、實景照片來“看圖說話”,力求以淺顯的語言、通俗的文字來幫助、點撥古建行當中的初學者和工匠,讓他們少走彎路。

本人是個木匠,經歷了十餘年的“錛鑿斧鋸”,沒能堅持到如今也是工作安排使然,但值得欣慰的是本人後來所從事過的技術管理、設計、工程管理等都沒有離開古建行當,至今已四十餘年,可謂為之奮鬥了一輩子!雖然本人現在已經退居幕後,更無可能親執斧鋸收徒授業,只有將自己一輩子的學業心得整理出來,為讀者在古建知識學習的過程中提供一些方便,也是給家人、自己一個交待。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傳統建築基本知識及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木結構、鬥栱知識》和本書在請馬炳堅老師和劉大可老師審改時,他們沒有一絲一毫的敷衍,逐頁、逐行、逐字地進行評點、審改,指正電話一打就是半個多小時,並在審改稿上留下了密密麻麻修改意見……這一幕令我終生難忘!

本書的出版,要感謝的人很多。首先要感謝馬炳堅老師、劉大可老師、王希富老師、李永革老師、程萬里老師、金榮川老師及已故去的原“房二古建隊”張海青、王德宸、孫永林大師和故宮趙崇茂、戴季秋大師的知識傳授!感謝已故去的師父張平安及原“房二古建隊”閆普傑(已故)、林偉生、董均亭、張希忠(已故)、陳寶祥等師傅的技藝傳授。感謝故宮工程管理處、故宮修繕技藝中心領導及工作人員提供的各類幫助。感謝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張蓉芳主任和工作人員閭霓、馬靖,是他們提供了“哲匠之家”這個平台,使我結識了四面八方的同行、老師、企業家,獲益良多。感謝師弟相炳哲、甄智勇、王建平和好友萬彩林、祝小明、蔡煥初、田勝、陳來寶、趙鳳新、陳海流、郝明和在編寫過程中給予的各種幫助、指正。感謝弟子周彬和同事李影、郭美婷、劉虹、王忠友、沈鵬扶、崔志強……是他們提供的照片讓本書更加豐滿!感謝同事劉永勝、董麗娜、周彬還有我的團隊,是他們的鼎力相助加快了本書成稿進度。另外還要感謝郭美婷、文宇、顧準、吳世昌在本書文字編寫、圖片整理上的幫助、修改及指導。後要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的重視和編輯、校對、審稿等工作人員細緻、認真、高效的工作,使本書能盡快並相對完美地呈現給了讀者。

本書在編寫中難免有筆誤和表述不清的地方,希望廣大讀者能一如既往地提出指正意見,在這裡一併向大家致謝!衷心希望本書能在中國傳統建築技術的傳承中增添一份來自於工匠的貢獻!

二零一七年十二月

书摘蓝色.jpg

书摘10.jpg

书摘11.jpg

书摘12.jpg

书摘13.jpg

书摘14.jpg

书摘15.jpg

书摘16.jpg

书摘17.jpg

书摘18.jpg

书摘19.jpg

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木構架、翼角详情1.jpg

编辑推荐蓝色.jpg

熟悉傳統建築的人都知道,傳統建築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飛簷翹角”的大屋頂,而構成“飛簷翹角”的官式建築“翼角”在從事木作操作的匠人眼中並不是唾手可得的一門技藝,要想完全讀懂其構造原理,掌握尺度、放線的更不是一件易事。本書的作者之一湯崇平入行近五十年,憑藉著在一線摸、爬、滾、打的經歷,對其中“抄近繞遠”之處有自己的一些體會和總結。本次湯崇平老師與技藝精煉嫻熟的木作老技師王建平一同從工匠角度撰寫“翼角”,並在書中模擬實操“放大樣”,希望把自身的理解、體會貢獻給廣大讀者,也貢獻給為之服務了一輩子的古建事業。

與本書配套的前三個分冊分別講述中國傳統建築特別是清官式建築的相關基本知識,第一個分冊包括木構建築、木結構、鬥栱,第二個分冊包括木裝修、榫卯、木材,第三個分冊主要介紹修繕和木雕刻。本書是第四個分冊,四本書中均有大量實際照片,標註了各個建築構件的名稱,非常適合初級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學習掌握古建築的基本知識。這四本書中也都有相應的技術要點、加工製作與安裝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操性。

内容简介蓝色.jpg

本書章深入講解了傳統建築中主要建築形式的木構架,第二章重點講解了翼角的位置、構成與尺度、製作與安裝,多邊形建築翼角的一些不同做法,並總結了官式建築翼角做法與其他地方做法的主要區別。

本書中有大量實際照片,標註了各個建築構件的名稱,非常適合初級施工人員、技術人員學習掌握古建築的基本知識。本書中也都有相應的技術要點、加工製作與安裝方法,具有很強的實操性。

作者简介蓝色.jpg

湯崇平,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創辦合夥人、監事,第三分公司顧問,古建園林木作技術名師、技師。 1974年9月參加工作至今一直從事古建築方面的技術、施工工作。 2005年起陸續受聘於北京文物建築培訓中心、建設大學、北京大學文博考古學院、北京工業大學建築系、西城區房地中心職業技術學校、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教育培訓中心主講古建築木作技術。

目录蓝色.jpg

第一章 清官式建築木構架 1

第一節 硬山建築木構架     2

第二節 懸山建築木構架     32

第三節 歇山建築木構架     41

第四節 廡殿建築木構架      59

第五節 攢尖建築     74

第六節 木構架的製作與安裝     82

第二章 翼角的基礎知識 147

第一節 翼角的位置、構成與尺度     148

第二節 翼角的製作     155

第三節 翼角的安裝     233

第四節 多邊形建築翼角的一些不同做法     236

第五節 官式建築翼角做法與其他地方做法的主要區別     243

參考文獻 249

編寫後記 250

前言.jpg

當我的《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叢書《北京地區清官式建築——木構架、翼角》分冊殺青時,不由得從內心升起一股釋然的輕鬆,踏實了!

在1992年第34期《古建園林技術》上發表我的篇拙作《歷代帝王廟大殿構造》時,心裡一個目標就漸漸清晰起來:可以用這種方法來圓自己的一個心願!那個心願萌發於1975年修繕天壇東、西配殿,我在屋面上給同班組一位中年師傅做下手時。記得當時正在整修東北角翼角,當他告訴我這個叫角梁、那個叫翹飛時,他一臉神秘地指著角梁後尾上那一段段均勻排列的墨線段以及上面……9、8、7、6、5……的數字標識,問我知不知道這是什麼。我當然不知道了,剛參加工作一年多,那是次上屋頂。我滿心崇拜地問他,他說:“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學問,木匠裡沒有幾個人懂!知道怎麼劃出來的嗎?也就是我告訴你,這都是有口訣的:方八、八四、六方五……”接著他又把我拉到翹飛椽前,說:“這也是有口訣的:衝三、翹四、撇半椽……”他又給我講了誰當年放角梁、放翹飛,熬了一宿放不出來,後只好求他,還有誰放的翹飛上了架子釘不上,全廢了重做……聽得我恨不得尊他為神!就在我順勢問他什麼是方八、八四、六方五……時,他一下子轉了神情,一臉不屑地說“跟你說也不明白”,我還接著追問,他轉了臉看著別處嘴裡嘟囔著“方八、八四、六方五,叉四、插五、方框六,垂七、昂八、耷拉十……”不理我了。後來,別的師傅告訴我“垂七、昂八、耷拉十”是做鬥栱的口訣。幾個月後父親告訴我“叉四、插五、方框六”是一種查字典的“四角號碼”方法。 1979年,修繕中山公園中山堂時,由於不是整體更換而只是添配個別翹飛椽,這個難度相對整體更換要大一些,因為在一塊板上要放出好幾根不同翹數的翹飛椽。放線時,我是給一個1968屆的師兄打下手,只管彈線。到劃尺寸點、計算尺寸點時,他要不就是打發我取東西,要不就是一臉思考狀,於是我馬上閉嘴,生怕打擾了他的思路……這些讓我認識到:手藝不是那麼容易學的,翼角更是不容易!於是,我就有了一個心願:等我弄懂了這些,誰問我我都告訴他!

有幸的是,自己剛工作沒兩年就進了單位順應潮流而辦的“七二一大學”。雖然趕上1976年那個特殊時期,修建紀念堂打亂了課程安排,但在有限的脫產學習時間裡,張海青、王德宸、尤貴友、房慶福幾位前輩老師傅口傳心授一輩子的心得秘籍;張三來、林偉生、董均亭等多位學長的上手示範;程萬里老師系統的歷史理論、識圖製圖講解,都讓我對古建有了深刻的理解。更有幸的是,1984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被推薦到房二古建設計研究所製作模型,直接受教於馬炳堅老師;還有博學多識、多才多藝的職大校長王希富老師,認真嚴謹的劉大可老師,古建處的孫永林老師、金榮川、張三來老師都給予了我無私的幫助。這裡還要提到故宮博物院的趙崇茂、戴季秋、李永革老師,我聽過他們的課,受益至今。

此外要著重提一下馬炳堅老師在20世紀90年代初出版的《中國古建築木作營造技術》,這本書中更多、更系統、更實用的古建知識讓我有一種豁然開朗的感覺,也讓我有了今天。感恩這些老師!感恩他們無私的幫助!

五年前,我把近年來參與編寫的幾本施工工藝、操作規程和工藝標準的資料,以及在培訓中心和幾所大學裡授課的講稿做了整理,陸續出版了《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的木結構、鬥栱篇(冊),木裝修、榫卯、木材篇(第二冊),以及修繕、木雕刻篇(第三冊)這三本“入門”級別的書。之所以稱“入門”,是筆者本人文化水平有限,知識積累不夠,只能在工匠這個層次把自己近50年來掌握的技藝和積累的經驗用很淺顯的語言寫出來,讓古建門檻再低一些,讓初入古建行當的人少走一些彎路,這就是我的初衷。我知道,書中原始的圖示和近乎囉嗦的文字語言決定了這本書的層次,但我想我的書就是“下里巴人”,就是一本古建工匠的“看圖識活兒”,讓有需求的人不要像我當年那樣遇到“……叉四、插五、方框六……”時一頭霧水,這也就是我萌發於1975年的心願和初衷。

也是這個心願和初衷,我把當年弄得我一頭霧水的“翼角”留到了後來寫。在我的這幾本書中,“翼角”這一冊我下的力氣,為了寫好它,我請朋友專門做了模型,用小學生般的初級手法一個步驟一個步驟地描寫,一個角度一個角度地拍照;當模型與初衷不符時,我親手拿起多年不用的刨子刨光重劃……為了讓內容更經得起推敲,還請了實操經驗遠高於我的師弟王建平把關、審改,而後又請馬炳堅、劉大可老師再審改……這一切,也都是為了讓我的“入門”有一個好的收尾,對我的家人、我的團隊、我的讀者有一個好的交代,以對得起他們!

感謝馬炳堅老師、劉大可老師和王希富老師,沒有他們的幫助就沒有我的

今天!

還需要感謝的是我的工匠師父張平安,從北海修繕初識的嫌棄到前門箭樓的認可,再到而後三十多年的相伴相助,他教了我很多。在房二古建處他是以做裝修(門窗、家具)而聞名。雖然在大木上他教我的不多,但我錛鑿斧鋸、刮拉砍鑿的木工技藝全得自於他,更讓我受益的是他對工作的態度,他“恨活兒”,閒下來就難受。當年在北海施工,他拿著我有生以來次做出的窗扇問我“這是人幹的活兒嗎?”然後隨手給扔在地上……我當時無地自容,恨不得再踩上一腳把窗扇踩碎。誰想到接下來他又抱給我一捧料:“接著做。”……如此,成就了我的後來,也成就了我們的師徒關係。

在《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這四冊書的編寫過程中,我的團隊——北京同興古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第三分公司給了我巨大的幫助,首先是時間上,他們承擔了大部分分公司的運營、管理工作,使我有了更多的時間來完成這幾本書的編寫。他們提供的照片,讓這本書內容更豐富、通俗易懂,老少咸宜;特別是弟子周彬,同事李影、郭美婷,直接參與了本書的編寫,我深表感謝!

本冊“翼角”一章,極富實操經驗的師弟王建平、甄智勇給予了大量的幫助,除耐心教授外還逐圖逐字審稿指正,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此深表感謝!

感謝故宮工程管理處、修繕技藝部尚國華、付衛東兩位處長,以及夏榮祥、王丹毅、趙鵬、黃占均、卓媛媛等多位老師提供的幫助!

感謝提供模型教具及其他幫助的陳來寶、趙鳳新、陳海流、郝明合幾位師傅!

感謝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繼續教育項目主任張蓉芳女士、項目班主任馬靖

女士!

感謝中國標準化協會傳統工藝技術委員會培訓處副主任、中國建築勞動學會古建築專委會副秘書長閭霓女士!

感謝查群老師、劉敬麗女士及好友吳世昌先生提供的照片!

感謝宋慧傑女士、趙嵛先生的審改、指正!

感謝好友董瑞華、萬彩林、祝小明、劉永亮、祝飛翔、劉明先生及孔雲宏老師在本書編寫過程中給予的各種幫助!

感謝“哲匠之家”這個平台給予我的幫助!

後要感謝化學工業出版社對本書的重視和編輯、校對、審稿等工作人員細緻、認真、高效的工作,讓這本書能盡快並相對完美地呈現給讀者。

書中不足之處希望讀者提出指正意見,以免誤人子弟!

2020年7月28日

结尾.jpg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NT$2330
最新訂購
  • 基隆錢**[0938***407]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吳**[0946***180]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南方**[0938***486]

    半小時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鍾**[0968***49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柳**[0966***487]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吳**[0932***613]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王**[0938***409]

    2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孫**[0988***139]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中黃**[0951***697]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南楊**[0933***880]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鄭**[0968***220]

    2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桃園吳**[0938***162]

    7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錢**[0951***875]

    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桃園劉**[0998***810]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李**[0978***36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中仲**[0960***313]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李**[0920***992]

    1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北劉**[0966***746]

    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桃園方**[0960***761]

    7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北柳**[0960***884]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劉**[0956***735]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楊**[0966***362]

    1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劉**[0920***246]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嘉義朱**[0998***529]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中楊**[0920***84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鄭**[0946***306]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周**[0956***21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趙**[0986***261]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桃園李**[0920***981]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中黃**[0988***272]

    1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孫**[0938***565]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陳**[0988***907]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南方**[0920***528]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李**[0933***635]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謝**[0920***789]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方**[0932***54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嘉義趙**[0956***944]

    7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南周**[0951***605]

    半小時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南李**[0988***569]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方**[0933***667]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王**[0933***105]

    1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臺北趙**[0960***657]

    7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符**[0938***401]

    4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北柳**[0951***571]

    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基隆張**[0951***993]

    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嘉義劉**[0946***301]

    15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高雄張**[0978***484]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王**[0918***120]

    20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新竹錢**[0918***456]

    11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桃園趙**[0968***225]

    2分鐘前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 中國傳統建築木作知識入門系列(全四冊)


您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