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幾代中國人的童年閱讀記憶,至今熠熠生輝
歷經數十年光陰淘洗的經典作品,全新問世
對比林漢達先生的《中國歷史故事集》《上下五千年》與“故事新編系列”三套代表作,可清楚看出,前兩種其實是從“故事新編系列”縮寫、改寫而成,讀者對象主要爲少年兒童,而“故事新編系列”的內容更豐富,故事條目更多,具體描寫的細節也更多,可以說是老中青少皆宜的經典歷史讀物。
1.語言學家周有光先生稱譽爲“理想的歷史入門書”。
林漢達先生的這套經典作品,是以現代人的眼光去觀照歷史,而這也是名爲“故事新編”的原因。林漢達先生在講述歷史時,有意識地拋棄了舊的觀念,比如正統觀念、重男輕女觀念、迷信思想等。林漢達先生擁有高超的講故事的能力;在他的筆下,歷史故事就像連環套一樣,一環套一環,引人入勝,讓人一口氣讀下去,完全停不下來!
2.翻譯家任溶溶先生認爲這套書“對我們學語文、學作文都大有好處”。
林漢達先生是語言學家,他坦承,當初寫歷史故事的動機就是想借此來進行通俗語文寫作的試驗。對於自己的寫作,他有明確的追求:一是要用現代口語,二是用詞規範,三是語法精密。現在讀數十多年前寫就的文字,依然明白如話,有行雲流水之感。爲了方便閱讀,全書還對疑難字詞作了註音。
3.資深編輯把關編校質量,改正舊版訛誤,文本可靠、準確。
全書由中華書局擁有二十餘年從業經驗的資深編輯把關,根據《戰國策》《左傳》《史記》等典籍對文本做了細緻查覈,對發現的錯訛一一改正,其中不便徑改者則根據史料與學界相關研究成果出注予以說明或補充——相對以前舊版而言,本書文字質量得到很大提升,希望能對讀者朋友有所助益。例如,本書第95節說霍光認爲許後父親許廣漢在衛太子案中受過刑罰而不應當封其爲侯,並不準確。本頁“編者注”提醒讀者:據《漢書·外戚傳》,霍光不封許廣漢的理由是礙於後者“刑人”(宦官)的身份;許廣漢受刑,與衛太子案並無關聯:許廣漢曾隨武帝上甘泉宮,因誤取他人馬鞍而論死,應詔自願“下蠶室”,“後爲宦者丞”;後來在上官桀謀反案中出錯而被判“鬼薪”(秦漢徒刑的一種,強制服勞役)。
林漢達(1900—1972)
浙江鎮海人,教育家、語言學家、文字學家和歷史學家。 1937年赴美留學,研究民眾教育。 1939年夏獲得博士學位後歸國;是年秋開始在之江大學任教。 1949年以後,歷任燕京大學教授、教務長,社會教育司司長,全國掃盲委員會副主任,《中國語文》雜誌總編輯,中國文字改革委員會委員等職。
林漢達先生一生,著述宏富,內容涉及教育學、漢字改革、歷史普及、文學翻譯等許多方面,計有《向傳統教育挑戰》《西洋教育史講話》《中國拼音文字的出路》《漢語拼音自修課本 》《東週列國志新編》《大衛‧考柏飛》等數十種。
林漢達先生是語言學家,他很早就開始寫歷史故事,《東周列國故事新編》等很有名氣。起初,他的目的是通過寫歷史故事,嘗試口語化語言的寫作。這就使他的作品具有歷史讀物和語文讀物的雙重意義。
——雪崗(《林漢達中國歷史故事集》編輯、續寫者)
林漢達先生不僅是著名的語言大師,而且精通中國歷史。
——俞沛銘(《上下五千年》編輯)
這些用“規範化普通話”編寫的通俗歷史故事,不但青年讀來易懂,老年讀來也津津有味,是理想的歷史入門書。這樣的書,在我們這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裏,實在太少了。
——周有光(語言學家)
林漢達先生的歷史故事不僅可以讓讀者津津有味地讀到我們祖國的歷史,而且文字規範,對我們學語文、學作文都大有好處。
——任溶溶(兒童文學翻譯家)
身居高位、學至大家的林漢達致力於把以艱深的文言文記錄的中國歷史,用通俗易懂的白話文表達出來,不僅造福了一代又一代孩子,也爲歷史知識的啓蒙做了奠基性的工作。這些中國歷史故事已經成爲兒童讀物的一座豐碑,至今仍廣爲流傳,幾乎無人企及。如果漢達先生在世,去百家講壇講中國歷史,恐怕會遠比現在流行的一些講座更加精彩。
——朱永新(蘇州大學教授,全民閱讀形象代言人)
就這麼個海內外聞名的大學者,替孩子們寫了大量的通俗歷史讀物,這樣的人現在是沒有啦。沒錯,如今各種歷史以及“歷史”讀物多如牛毛,氾濫成災,可是這些當中有多少適合給我們的孩子看?幸虧我們還有林漢達。林先生的語言、語氣、語調讓他的講述有一種現場感,拉近了我們與歷史的距離……我們小時候看林漢達,我們長大了,就把林漢達買來給自己的孩子看。
——嚴鋒(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
本書是林漢達先生新編中國歷史故事代表作之一。 從周平王遷都洛邑寫起,到秦始皇統一六國為止(西元前770年到前221年)。 以《左傳》《史記》等正史所載為基礎,一百八十個故事按時間順序編排,既獨立成篇. 又相互聯屬,清楚勾勒了春秋戰國前後五百多年的歷史概況。
林先生是教育學家,又曾推動文字改革,故寫作時字斟句酌,非常講究,而這些作品確如一些論者所言,既是可靠的歷史讀物,可作“理想的歷史入門書”,又是 優良的語文讀物,「對學語文、學作文都大有好處」。
1 逮捕妖精
2 烽火台
3 黃泉相見
4 太子做抵押
5 亂臣賊子
6 “奉天討罪”
7 放冷箭
8 打算養老
9 傳位給兄弟
10 射傷了肩膀
11 過河拆橋
12 哥兒倆坐船
13 救誰好吶
14 害死妹夫
15 壓服人心
16 吃瓜換班
17 管鮑分金
18 一鼓作氣
19 北杏大會
20 一個看牛的
21 老馬識途
22 平定魯國
23 仙鶴坐車
24 替邢、衛造城
25 進貢包茅
26 三個大會
27 蜜蜂計
28 唇亡齒寒
29 五張羊皮
30 立個壞的
31 荒年買糧
32 送塊土疙瘩
33 五公子搶位
34〔欺軟怕硬
35 “仁義軍”
36 桑樹林子
37 飽不忘飢
38 放火
39 打獵
40 信用第一
41 有怨報怨
42 賞罰分明
43 T避三舍
44 跟國君打官司
45 東道主
46 牛販子勞軍
47 崤山的恥辱
48 放虎回山
49 西方的霸主
50 夏天的太陽
51 一根馬鞭子
52 謀君篡位
53 桃園打鳥
54 任勞任怨
55 一鳴驚人
56 食指跳動
57 上株林幹麼
58 稻田奪牛
59 肉袒牽羊
60 搶渡
61 “我不騙你”
62 結草報恩
63 嬉笑怒罵
64 戲弄使臣
65 救孤兒
66 忍辱偷生
67 建造虎牢關
68 師徒的情分
69 燒丹書
70 不怕死的太史
71 掛名的國君
72 息兵會議
73 “好朋友”和“心腹人”
74 細腰宮
75 賣國求榮
76 七十衛士
77 恢復家邦
78 君王末路
79 畫影圖形
80 過昭關
81 吹簫要飯
82 兄弟讓位侄兒搶
83 魚腸劍
84 兩頭使壞
85 勇士與暴徒
86 孫子練兵
87 貪污勒索
88 掘墓鞭屍
89 哭秦庭
90 二桃殺三士
91 整頓紀律
92 有文有武
93 拆城頭
94 週遊列國
95 “不,不敢忘!”
96 石屋看馬
97 臥薪嘗膽
98 全憑一張嘴
99 皺眉捧心
100 黃池大會
101 帽纓係好
102 三不死
103 攻城與守城
104 狡兔死,走狗烹
105 三家滅智
106 漆身吞炭
107 三家分晉
108 收服中山
109 河伯娶婦
110 鎮守西河
111 姊姊與兄弟
112 吳起養兵
113 騶忌論琴
114 實地調查
115 霸道
116 變法
117 孫臏下山
118 裝瘋忍辱
119 馬陵道上
120 遷都大樑
121 五牛分屍
122 合縱抗秦
123 蝴蝶夢
124 和氏璧
125 激將法
126 縱約長
127 拆散縱約
128 六百里和六里
129 連橫親秦
130 “曾參殺人”
131 舉鼎
132 綁架
133 向胡人學習
134 偵察
135 端午節
136 收養門客
137 雞鳴狗盜
138 收帳燒債券
139 狡兔三窟
140 相思樹
141 十大罪狀
142 黃金台
143 大王的架子
144 右袒
145 落難公子
146 有始有終
147 火牛陣
148 完璧歸趙
149 澠池會
150 將相和
151 一領破葦席
152 搜查車廂
153 遠交近攻
154 贈纓袍
155 患難之交
156 鷂鷹和斑鳩
157 活埋趙兵
158 牢s
159 毛遂自薦
160 奇貨可居
161 寧可跳東海
162 討厭的老頭子
163 盜兵符
164 避債台
165 王室完了
166 賣酒開賭場
167 迴光返照
168 移花接木
169 不中用的小子
170 天才兒童
171 駁逐客令
172 一斗米、十斤肉
173 北方名將
174 借頭
175 刺秦王
176 兼並列國
177 松柏歌
178 統一中原
179 劃一制度
180 焚書坑儒
管鮑分金
連稱和管至父殺了齊襄公,帶領兵馬,直打到都城裡去。 公孫無知早叫手下的士兵開了城門,接他們進去。 他們立刻把大臣們都叫來,向他們宣告,說:「我們受了先君的命令,立公孫無知為國君。」大夥兒都不敢出聲,低著頭拜見新君。
公孫無知即位,立連氏為夫人,連稱為上卿,又叫國舅,管至父為亞卿。 有一兩個大臣裝病不上朝,公孫無知也不難為他們。 管至父真怕人心不服,君位長不了,就勸公孫無知各處找人才,請他們一塊兒來辦事。
管至父想起他本家裡有個挺有能耐的侄兒,要是願意出來,不愁君位長不了。 公孫無知聽了他這話,就叫人帶著禮物去請去。
管至父的侄兒叫管仲,是當時數一數二的人才。 他有個好朋友叫鮑叔牙。
他們兩個人一塊兒做過買賣,打過仗。 買賣是合夥的,鮑叔牙的本錢多,管仲的本錢少。 賺了錢吶,本錢少的倒多拿一份。 鮑叔牙的手下人不服,都說管仲「揩油」。 鮑叔牙偏護著他,說:「沒有的話,他家裡困難,比我缺錢,等著使,我樂意多分點給他。」朋友之間這麼分配金錢,在我國有句成語叫「管鮑分 金”,就是這麼來的。
說起打仗更得把人笑壞了。 一出兵,管仲老躲在後頭;退兵吶,他就跑在前頭。 人家瞧都笑,說他貪生怕死。 鮑叔牙又給他爭理兒,說:「他能貪生怕死嗎?照實說吧,像他那麼有勇氣的人天下都少有。為的是他母親老了,又多病,他不能不留 著自個兒去養活她。你們當他真不敢打仗嗎?”
管仲聽見了這些話,就說:“唉!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吶,只有鮑叔牙!”
齊襄公正在荒淫暴虐的時候,他的兩個兄弟怕遭禍害,都跑到姥姥家去了。 一個叫公子糾,是魯國的外甥;一個叫公子小白,是莒(jǔ)國(在山東省莒縣)的外甥。 公子糾的師傅就是管仲,公子小白的師傅就是鮑叔牙。 這兩個好朋友各幫一個公子,投奔了姥姥家。
連稱和管至父弄死齊襄公的時候,公子小白和鮑叔牙正在莒國,管仲和公子糾正在魯國。 公孫無知派人上魯國去召管仲,管仲一想:「他們連自己都保不住,還要帶累別人嗎?」乾脆回絕了。 不上一個月,他聽說公孫無知、連稱、管至父都給齊國的大臣們殺了。 待了幾天,齊國的使臣也來了,說是大臣們派他來接公子糾去即位的。 魯莊公親自出兵,叫曹沫當大將,護送公子糾和管仲回齊國去。 管仲禀告魯莊公,說:「公子小白在莒國,離齊國不遠。萬一他先進去就麻煩了。請讓我先帶領一隊人馬去截住他吧。」魯莊公依了 他。
管仲帶著幾十輛兵車趕緊往前走。 到了即墨(在山東省平度縣東南),聽說莒國的兵馬在吃一頓飯的工夫之前就過去了。 他就使勁地往前追。 一氣兒跑了三五十里,真追著了。 兩個師傅和兩國的兵車碰上了。
管仲瞧見公子小白坐在車裡,就跑過去,說:「公子上哪兒去呀?」小白說:「回國辦喪事去。」管仲說:「有您哥哥,您就別去了,省得 叫人家說閒話。」鮑叔牙雖說是管仲的好朋友,可是他為了護著自己的主人,就睜大了眼睛,說:「管仲,各人有各人的事,你管得著嗎?」旁邊的 士兵們挺橫地吆喝著,好像就要動手似的。 管仲不敢多說,跟鬥敗的公雞似地退下來,心裡直不舒坦,總得想個法子不叫小白進去才好哇。 他就偷偷地拿起弓箭,對準公子小白,咻地一箭射過去。 公子小白大叫一聲,口吐鮮血,倒在車裡,眼看活不成了。 鮑叔牙趕緊去救,也來不及了。 大夥兒一見公子給人害了,全哭了起來。
管仲趕緊帶著人馬逃跑。 跑了一陣,想著公子小白已經死了,公子糾的君位穩了,就不慌不忙地保護著公子糾回到齊國去。
誰知道管仲射中的是公子小白的帶鉤。 公子小白嚇了一大跳,又怕再來一箭,就故意大叫一聲,咬破舌尖,摔在車裡,連鼻子帶門牙都摔出血來了。 等大夥兒一哭,他才睜開眼睛,鬆了一口氣。 鮑叔牙叫人抄小徑使勁地跑。 管仲他們還在道上,他們早到了臨淄了。
鮑叔牙跟大臣們爭論著要立公子小白。 有的說:「已經派人上魯國接公子糾去了,怎麼可以立別人吶?」有的說:「公子糾大,照理應該立他。」鮑叔牙說:「齊國連著鬧了兩回內亂 ,這會兒非立一位有能耐的公子不可。再說,要是讓魯國立公子糾,他們準得要謝禮。從前鄭國讓宋國立了子突,把國庫都鬧空了。宋國年年向他們要 謝禮,弄得老不太平。咱們還得學鄭國的樣兒嗎?”
他們聽了這話,覺得也有道理,就立公子小白為國君,就是齊桓公。 又打發人去對魯國說,齊國已經有了國君,請他們別送公子糾來了。 可是魯國的兵馬已經到了齊國地界。 齊國就發兵去抵抗。 魯莊公就說,是泥人兒也有土性子,就跟齊國打起來了。 沒想到在乾時(齊地,在山東省臨淄縣東南)打了個敗仗,大將曹沫差點喪了命。 魯國的兵馬敗退下來,連魯國汶陽(汶陽,在山東省寧陽縣北)的土地也給齊國奪了去。
魯莊公正在氣頭上,齊國又打上來了。 要魯國殺了公子糾,交出管仲。 要不,就不退兵。 齊國多強啊,魯國沒有法子,都依了,就逼死了公子糾,拿住了管仲。 謀士施伯說:「管仲本事大,別放他回去。咱們留下他,自己用吧。要不,就殺了他。」齊國的使者央告說:「他射過國君,國君非得把他 親手殺了不能解恨。」魯莊公就把公子糾的腦袋和活著的管仲交出去。
管仲在囚車裡想:「讓我活著回去,準是鮑叔牙的主意。萬一魯侯後悔,叫人追上來怎麼辦?」他就在路上編了個歌,教隨從的人唱。 他們一邊唱,一邊趕路,越走越帶勁,兩天的道兒一天半就走了啦。 趕到魯莊公後悔了,再叫人追上去,他們早出了魯國地界了。
管仲到了齊國,好朋友鮑叔牙先來接他,還把他介紹給齊桓公。 齊桓公說:「他拿箭射過我,要我的命,你還叫我用他嗎?」鮑叔牙說:「那會兒他幫著公子糾,是他的忠心!論本領,他比我 強得多。主公要是能夠用他,他準能給您幹出大事來。”
齊桓公就依了他的話,拜管仲為相國。
贈纓袍
秦昭襄王聽了丞相張祿的計策,準備去進攻韓國和魏國。 魏安僖王(魏昭王的兒子)得著了這個消息,立刻召集大臣們商量怎麼辦。 魏公子信陵君無忌說:「秦國無緣無故地來打咱們,這明明是欺負咱們。咱們應當守住城,狠狠地跟他們打一下子。」相國魏齊說:「現在秦是強國 ,魏是弱國,咱們哪裡打得過人家吶?聽說秦國的丞相張祿是魏國人,他對'父母之邦'總能有點情分。咱們不如先跟他交往,請他從中說 情。”
魏安僖王依了魏齊的辦法,打發大夫須賈上秦國去求和。
須賈到了鹹陽,住在賓館。 張祿一聽說須賈來了,心裡又是高興又是難受,說:「這可是我該報仇的時候了!」他換了一身破舊的衣裳去拜見須賈。 須賈一見,嚇了一大跳,強掙扎著說:“范叔……你……你還活著吶?我以為你給魏齊打死了,怎麼會跑到這兒來?”
范睢說:「他把我丟在城外,第二天,我緩醒過來。正可巧有個做買賣的打那兒路過,發了善心,救了我一條命。我也不敢回家, 就跟他上秦國來了。想不到在這裡還能夠跟大夫見面。」須賈問他:「范叔到了秦國,見著秦王了嗎?」范睢說:「當初我得罪了魏國,差點喪 了命。如今跑到這裡來避難,哪兒還敢再多嘴?」須賈說:“那麼,范叔在這兒靠什麼活著吶?”范睢說:“給人家當使喚人,湊合著活著。”
須賈知道范睢的才幹,當初怕魏齊重用他,對自己不利,因此巴不得魏齊把他治死。 如今范睢既然到了秦國,須賈就想到“冤仇宜解不宜結”,倒不如好好地待他,免得他來報仇。 須賈就嘆了口氣,說:「想不到范叔的命運這麼不濟,我真替您難受。」說著,就叫范睢跟自己一同吃飯,挺殷勤地招待著他。
那時候正是冬天。 范睢穿的是破舊的衣裳,凍得直打哆嗦。 須賈顯出挺憐憫的樣子,對他說:「范叔寒苦到這步田地,我真替老朋友難受。」須賈拿出一件粗絲做成的大袍子(古代叫纓袍;纓 ,tí)來,送給范睢穿。 范睢推辭著說:「大夫的衣裳,我哪裡敢穿?」須賈說:「別再『大夫,大夫』的了!你我老朋友,何必這麼客氣?」范睢就把那件袍子穿 上,再三向他道謝。 接著問他:“大夫這次上這兒來,有什麼事情嗎?”
須賈說:「聽說秦王十分重用丞相張祿,我想跟他交往交往,可就是沒有人給我引見。你在這兒這麼些年了,朋友之中總有認識張丞相的吧,給我 引見引見成不成?」范睢說:「我的主人也是丞相的朋友,我跟他上相府裡去過好幾趟。丞相最喜歡談論,有時候,我們主人一時答不上來,我湊合著替 他回答。丞相見我的口齒還好,時常賞給我一點吃食,還算瞧得起我。大夫要想見丞相,我就伺候著大夫一塊兒去見他吧。”
須賈說:「您能陪我一塊兒去,這是再好沒有的了。可是我的車馬出了毛病,車軸頭也折了,馬腿也傷了。您能不能藉一套像樣點 的車馬呢?」范睢說:「我們主人的車馬倒可以暫且借用一下。」說著,他就出去了。
不大一會兒工夫,范睢趕著自己的車馬來接須賈,須賈心裡猶猶豫豫地懷著一肚子鬼胎,只好上了車,跟他一塊兒去見丞相。 到了相府門口,范睢先下了車,對須賈說:「大夫先在這兒等著,我去通報丞相一聲。」范睢就先進去了。
須賈在門外等著,正等得心煩意躁的時候,忽然聽見裡邊「丞相升堂」的喊聲,可不見范睢出來。 須賈就問看門的說:「剛才同我一塊兒來的范叔,怎麼還不出來?」那個看門的說:「哪裡來的范叔?剛才進去的是我們的丞相啊!」須 賈一聽,才知道范睢就是張祿,嚇得腦袋嗡嗡地直響,自己剝下使臣的禮服,跪在門外,對看門的說:「煩你通報丞相,就說,魏 國的罪人須賈跪在門外等死。”
須賈跪在門外,裡面傳令出來叫他進去。 他跪在地下不敢站起來,就用膝蓋跪著走,一直跪到范睢面前,連連磕頭,嘴裡說:「我須賈瞎了眼,得罪了大人,請把我治罪吧!」範 睢坐在堂上,問他:“你犯了幾件大罪?”須賈說:“我的罪跟我的頭髮一般多,數不過來了!”
范睢說:「我是魏國人,祖墳都在魏國,才不願意在齊國做官,你硬說我私通齊國,在魏齊跟前誣告我。這是頭一件大罪。魏齊 發怒,叫人打去了我的門牙,打折了我的肋骨,你連攔都不攔。這是第二件大罪。後來他把我裹在一領破葦席里扔在廁所裡,你喝 醉了還在我身上撒了一泡尿。這是第三件大罪。我受了你這麼大的侮辱,如今你碰在我手裡,這是老天爺叫我報仇。你還想活命嗎?”
須賈又連著磕了幾個響頭,說:「是我該死!請大人治罪吧!」范睢說:「我本該把你砍頭,至少也得把你的門牙打掉,把你的 肋骨打折,也拿一領破葦席給你裹上。可是為了你這件纓袍,覺得你還有點人味兒。就為了這一點饒了你的命。你應當感激,打這兒起改惡 為善!”
須賈沒想到范睢這麼寬宏大量,流著眼淚,一個勁兒地磕頭。 范睢叫他第二天來談公事。
第二天,范睢禀告秦昭襄王,說:「魏國打發使臣來求和,咱們不用一兵一卒,就能夠收服魏國,這全都仗著大王的威德。」秦昭襄王挺高興。 突然范睢趴在地下,說:“我有件事瞞著大王,求大王饒了我!”
秦王把他扶起來,說:「你有什麼為難的事只管說,我絕不怪你。」范睢說:「我並不叫張祿,我是魏國人范睢。」他就把當初齊 襄王法章怎麼送他金子要留他做官,他怎麼一死兒地推辭,受了冤枉,魏齊怎麼把他打死,又活了,怎麼更名改姓逃到秦國——從頭到尾說了一遍 。 「如今須賈到這兒來,我的真姓名已經洩露了。求大王寬恕。」
秦昭襄王說:「我不知道你受了這麼大的委屈。如今須賈自投羅網,把他殺了,給你報仇!」范睢攔住說:「須賈是為了公事來的,哪兒能為難他 吶?再說成心打死我的是魏齊,我不能把這件事完全擱在須賈身上。」秦昭襄王說:「你真是天下少有的君子!魏齊的仇我準得給你報 。須賈的事,任憑你自個兒辦吧。”
范睢出來,把須賈又叫到相府裡來,對他說:「秦王雖是答應了講和,魏齊的仇可不能不報。你回去跟魏王說,快把魏齊的腦袋 送來,再把我家眷好好地送到秦國,兩國就此和好;要不然,我就親自領著大軍打到大樑去。那時候,可別後悔!”
須賈謝過了范睢,就兩個肩膀扛著個腦袋,連夜回去。 他見了魏王,把范睢的話學說了一遍。 魏王一聽,當時臉就繃了,嘴唇也白了。 他情願好好地把范睢的家眷派人送到秦國去,可是叫他砍去相國的腦袋,這怎麼行吶?
本書緊接著《林漢達東週列國故事新編》,是林漢達先生新編中國歷史故事代表作之一,從博浪沙秦始皇遇刺,到張角創建太平道,以正史所載為基礎,一百四十 個故事依時間順序編排. 既獨立成篇,又相互聯屬,基本上勾勒了前後漢四百多年的歷史概貌。 全書取材準確、裁切精當,是一部理想的兩漢歷史入門書。
林先生是教育學家,又曾推動文字改革,故寫作時字斟句酌,非常講究,而這些作品確如一些論者所言,既是可靠的歷史讀物,可作“理想的歷史入門書”,又是 優良的語文讀物,「對學語文、學作文都大有好處」。
1. 博浪沙行刺
2. 平定南北
3. 沙丘遺恨
4. 怨聲載道
5. 揭竿而起
6. 天下回應
7. 搶地盤
8. 八千子弟
9. 斬白蛇
10. 立羊倌
11. 驕兵必敗
12. 破釜沉舟
13. 指鹿為馬
14. 坑秦兵
15. 約法三章
16. 鴻門宴
17. 火燒阿房宮
18. 分封諸侯
19. 追韓信
20. 暗渡陳倉
21. 陳平歸漢
22. 興兵發喪
23. 美人和兒女
24. 木罌粟渡軍
25. 綁架老母
26. 收英布
27. 銷毀王印
28. 挑撥離間
29. 假投降
30. 外黃小兒
31. 分我一杯羹
32. 踢腳封王
33. 鴻溝為界
34. 鑽入敵營
35. 四面楚歌
36. 難見江東父老
37. 漢高祖登基
38. 五百義士
39. 恩將仇報
40. 巡遊雲夢
41. “功狗”和“功狗”
42. 上朝的儀式
43. 白登被圍
44. 和親
45. “極極以為不可”
46. 一筆勾銷
47. 平定南方
48. 大風歌
49. 白馬盟約
50. 把人當作豬
51. 蕭規曹隨
52. 太後臨朝
53. 漢文帝位
54. 廢除連坐法
55. 兩封信
56. 耕種的榜樣
57. 往邊疆移民
58. 廢除肉刑
59. 方士的詭計
60. 有生必有死
61. 削地
62. 平定七國
63. 金屋藏嬌
64. 絕食
65. 排斥百家
66. 金屋變成冷宮
67. “滑稽大王”
68. 幫閒文人
69. 馬前潑水
70,反攻匈奴
71. 灌夫罵座
72. “夜郎自大”
73. 長門宮
74. 飛將軍
75. 加強邊境
76. 武功爵
77. 通西域
78. “匈奴未滅,何以家為”
79. 再通西域
80. 求神仙
81. 天下十三州
82. 強求“天馬”
83. 扣留使者
84. 蘇武牧羊
85. 李陵投降
86. 司馬遷受累
87. 堯母門
88. 挖掘木頭人
89. 輪台悔改
90. 託孤
91. 蘇武回國
92. 聰明的少帝
93. 立昏君
94. 廢昏君
95. 坐牢讀經
96. 霍家的敗亡
97. 國內要緊
98. 稱職的官吏
99. 殺害大臣
100. 趙充國和西羌
101. 功臣畫像
102. 女使者
103. 外戚和宦官
104. 昭君出塞
105. 攀斷欄桿
106. 謙恭下士
107. “七亡七死”
108. 面面俱到
109. 改朝換代
110. 復古改制
111. 綠林和赤眉
112. 起義軍的混合
113. 昆陽大戰
114. 新朝的滅亡
115. 一個算卦的
116. 爭取民心
117. 整頓隊伍
118. 攀龍附鳳
119. 綠林的破裂
120. 赤眉的流亡
121. 帝王滿天下
122. “三分天下”
123. 釣魚台
124. 得隴望蜀
125. 硬脖子
126. 馬革裹屍
127. 雲台二十八將
128. 取經求佛像
129. 生死朋友
130. 投筆從戎
131. 威震西域
132. 宦官滅外戚
133. 但願生入玉門關
134. 天知知
135. 豺狼當道
136. 太學生罷課
137. 宦官五侯
138. “林宗巾”
139. 逮捕黨人
140. 太平道
鴻門宴
劉邦進了鹹陽,一心想做關中王,正擔心著項羽進來,有的人就瞧出他的心事來了。
有個姓解(xiè)的謀士對劉邦說:「關中比別的地方富裕十倍,地形又險要,真是個好地方。秦將章邯投降了項羽,項羽封他為雍王,管理關中。 他們正從東路趕過來。他們一進來,將軍的地位可就保不住了。依我說,一面立刻派兵守住函谷關,別讓諸侯的軍隊進來,一面招收關中的壯丁,擴大自己的軍隊, 這樣才可以抵禦諸侯。」這一段話正說在劉邦的心坎上,他就派兵去守函谷關,不准項羽的軍隊進關。
項羽這一氣非同小可,連眼珠子都努出來了。 範增說:「劉邦不讓我們進關,明擺著他自己要做王。他也不想想:是誰殺了大將李由和王離?是誰收了主將章邯?是誰消滅了秦軍的主力 ?又是誰給他將士,幫他打下豐鄉,讓他有個起頭?劉邦沒有將軍,決不能進關;將軍沒有劉邦,一樣可以進關。我們射倒的一隻鹿(鹿,指秦 朝的天下),他扛了去算是他的,天下哪兒有這個理?」當陽君英布也說:「咱們沿路消滅了多少秦兵,才到了這兒。他應該出來迎接咱們,怎麼反倒不 讓咱們進去吶?原來約定同心協力為天下除害,現在他一進了關,就把咱們當作敵人!難道咱們流血就為了他嗎?”
項羽就派英布和蒲將軍去攻打函谷關。 不消多大工夫,他們打進了關。 項羽的大軍繼續前進,一直到了新豐鴻門(在臨潼縣東)。 人馬也乏了。 項羽就把大軍駐紮下來,讓士兵們吃一頓好的,一面召集將士們商議怎樣懲罰劉邦。
範增說:「劉邦在山東(指崤山以東的六國,不是現在的山東省)的時候,誰都知道是個無賴,又貪財,又好色。這會兒他進了關,不貪圖財物、 婦女,他的野心可不小哇。今天不消滅他,將來一定後患無窮。”
就在這個時候,來了一個使者,說是劉邦手下的左司馬曹無傷派來報告機密的。 那位使者傳達曹無傷的話,說:「沛公要在關中做王,那個秦王子嬰,不但沒辦罪,聽說沛公還要拜他為相國。皇宮裡的一切珍寶沛公都佔為私有。沛公 藉著將軍的威力才進了關,按理應當等候將軍的命令再決定大事,他反倒忘恩負義跟將軍作對。我要是不說,天下也沒有公論了。我雖然在沛公部下,到底是楚國的臣下 。因此,特意派人前來奉告。”
項羽聽了,瞪著眼睛罵著說:「可恨劉邦,目中無人。天下人恨透了秦國的帝王,他反倒要拜為相國,還跟我作對。哼!明天一早,我就領兵打過去 ,看他逃到哪裡去。」這時候項羽兵馬四十萬,號稱一百萬,扎在鴻門,劉邦兵馬十萬,號稱二十萬,扎在灞上,相差不過四十里地,項羽 一發動,說話就到。 哪裡知道項羽營裡還有一個吃裡爬外的傢伙連夜把這個機密洩漏出去了。
那個吃裡爬外的傢伙正是項羽的另一個叔父,名叫項伯。 項伯曾經殺過人,逃到下邳,投奔張良。 張良把他收下來,跟他做了朋友。 這會兒張良正在劉邦營裡。 項伯連夜騎著快馬跑到劉邦營裡,私底下見了張良,說了一個大概,就要拉他一塊兒走。 張良說:「韓王派我送沛公進關,這時候人家有了急難,我單人兒逃去,太沒有情義了。要走也得去說一聲。請您等一等,我就出來 。”
張良進去把項伯的話都告訴了劉邦,劉邦嚇得連話都說不利落了。 他急急地說:“這這這可怎麼辦吶?”張良問:“將軍真要抗拒項羽嗎?”劉邦皺著眉頭子,說:“解先生叫我派兵守關,不讓諸侯進來。” 張良問他:「將軍自己核計核計能不能抗拒項羽?」劉邦不吭氣,過了好久才說:「本來就不行啊,現在可怎麼辦吶?」張良替他想個計策,告訴他怎麼去結交 項伯,請項伯從旁邊幫忙。
張良出來,見項伯還坐在那兒,就要求他去見劉邦。 項伯只好跟著張良進去。 劉邦挺恭敬地請項伯坐在上位,還擺上酒席,一次次地為他敬酒。 張良當然做了陪客。 劉邦挺小心地說:「我進關以後,什麼都不敢拿,什麼都不敢作主,只把秦國的官員和老百姓安撫了一下,封了府庫,一心一意地等候著魯公(就是 項羽)。為了防備盜賊和別的可能發生的情況,這才派些將士去守關。我日日夜夜盼著魯公到來,哪兒敢背叛魯公啊?請您在魯公面前替我分辯 幾句,我對魯公始終忠誠,絕不辜負他的恩德。」張良又從旁請項伯幫幫忙,項伯一概答應下來。
劉邦還不放心,他要求和項伯結為親家,把女兒許給項伯的兒子。 項伯也答應了。 張良就替他們斟酒道喜。 項伯說:“我回去就替親家說去,可是明天一早您自己快去向魯公賠不是。”劉邦說:“當然,當然。”
…
範增叫項羽的叔伯兄弟項莊過來,對他說:「魯公太厚道了,他不願意自己動手。你快進去勸酒,給他們祝壽,完了就給他們舞劍,瞧個方便,殺了劉邦。 要不然,咱們將來都要做他的俘虜。」項莊就進去給他們斟酒,祝完了壽就說:「軍營裡的音樂沒有多大的味兒,請允許我舞劍,給諸公下酒 」說著就拔出寶劍舞蹈起來。 舞著,舞著,慢慢兒地舞到劉邦前面來了。
項羽不說話,劉邦臉都變白了,張良直拿眼睛看項伯。 項伯起來對項羽說:「一個人舞,不如兩個人對舞。」項羽說:「叔父有興頭,請吧。」項伯就拔出寶劍也舞蹈起來。 他可老把身子擋住劉邦。 張良一瞧不是玩意兒。 他也像範增那樣向項羽告個便兒出去了,留下項羽和劉邦兩個人喝酒。 項羽還看看項莊和項伯舞劍,劉邦可直擦著高鼻子上的汗珠兒,渾身有氣沒力,像只墊桌腿的蛤蟆。
張良到了軍門外,樊嘩就上來問:「怎麼樣了?」張良說:「十分緊急。項莊舞劍,老靠近沛公。」樊嘩跳起來,說:「要死,死在一塊兒, 我去!」他右手提著寶劍,左手抱著盾牌,直往軍門衝去。 衛兵們橫著長戟,不讓他進去。
樊嘩拿盾牌一頂,就撞倒了兩個衛兵。 他們還沒爬起來,樊嘩已經進了中軍,用劍挑起簾子,衝到項羽面前,拿著寶劍、掛著盾牌,氣呼呼地一站,連頭髮都向上直豎,兩隻眼睛睜得連 眼角都快裂開來了。 項莊、項伯猛然見了這麼一個壯士進來,不由得都收了劍,呆呆地瞧著。
項羽按著劍,跪起來(古人席地而坐,跪起來是端正姿勢,並不是下跪),問:「你是什麼人?到這兒幹麼?」張良已經跟了進來,就搶前一步,替 他回答,說:「他是沛公的參乘(駕車的)樊嘩,前來討賞。」項羽說:「好一個壯士。」接著回過頭去,說:「賞他一斗好酒,一隻 肘子。」底下的人就給他一鬥酒,一隻生的豬蹄子。 樊嘩站著,一口氣喝完了酒,蹲下來把盾牌覆在地上,把生豬肉擱在盾面上,用劍切成幾塊,就這麼把生肘子吃下去了。
項羽說:「壯士還能喝嗎?」樊嘩說:「我死也不怕,還怕不能喝嗎?」項羽覺得這個大老粗說話實在魯莽,可是挺好玩兒的,就說:「你幹麼要死 吶?」樊噲說:「秦王好像豺狼虎豹一樣,殺人怕殺得少了,壓迫人怕壓迫得不夠,才逼得天下都起來反抗。懷王跟將士們約定:誰先進關,誰就做 王。現在沛公先進了關,他可並沒稱王。他封了府庫,關了宮室,把軍隊退到灞上,天天等著大王來。派士兵去守關也是為了防備盜賊和不測的 情況。沛公這麼勞苦功高,大王沒封他什麼爵位,沒給他什麼賞賜,反倒聽了小人的挑撥,要殺害有功勞的人,這跟秦王有什麼兩樣吶?我不懂大王是什麼心意。 」
項羽不回答他,光說:「請坐。」樊嘩就一屁股坐在張良旁邊。 項伯也歸了座,項莊站在旁邊伺候著項羽。 項羽還是叫大夥兒喝酒。 他喝多了,閉著眼睛想著樊嘩的話,橫靠著幾桌好像打盹似的。
過了一會兒,劉邦起來要上廁所去,張良向項伯低聲地告個便兒,帶著樊嘩跟了出來。 劉邦要溜回去,吩咐張良留著代他向項羽告辭。 張良問他:「您帶了什麼禮物沒有?」劉邦說:「我帶來一對白璧,想獻給魯公,一對玉鬥(相當於現在的玉杯),想獻給亞父(就是范增) ,因為他們生氣了,我不敢拿出來,請先生代我獻給他們。”
劉邦只帶著樊噲、夏侯嬰、紀信他們幾個人從小道回到灞上去了。 他一回到營裡,就把曹無傷斬了。
項羽見劉邦好久沒回來,就派陳平去請他。 張良跟著陳平進去,向項羽賠不是,說:「沛公醉了,怕失禮,叫我奉上白璧一雙,獻給將軍,玉鬥一雙,獻給亞父。」項羽說:「沛公吶? 」張良說:「他怕將軍的部下對他為難,先走了,這會兒大概已經到了灞上了。”
項羽也不介意,就說:「你們都好好地回去吧。」他們都出去了。 項羽把玉璧擱在幾上,一聲不言語地嗆著。 範增把玉鬥丟在地下,拔出劍來,把它砸破了。 他自言自語地說:“唉!真是個小孩子,沒法兒替他出主意。”他又對項羽說:“奪將軍天下的一定是劉邦。我們瞧著做俘虜吧!”
項羽知道範增的好心眼,他可有自己的主意。
追韓信
漢王到了南鄭,拜蕭何為丞相,曹參、樊嘩、週勃、灌嬰等為將軍,養精蓄銳,準備再跟霸王比個上下高低。 可是士兵們不願意在這種山地裡過活。 他們說:「我們生是山東人,死是山東鬼。樹高千丈,葉落歸根,腿長在我的身上,要走,誰也擋不住。」為這個,差不多天天有人逃走,急得漢王連 飯都吃不下去。
他正在憋得慌的時候,有人來報告,說:「蕭丞相逃走了!」這可把漢王急壞了。 他想:“我待他不錯,怎麼連他也逃了吶?”
漢王一聽到蕭何也逃走了,又是著急,又是生氣,立刻派人去追。 到了第三天早晨,蕭何回來了。 漢王又是高興,又是恨,氣呼呼地問他:「你怎麼也逃了?」蕭何說:「我怎麼敢逃?我是去追逃走的人的。」漢王就問:「你追誰呀 ?」大夥兒也都納悶,到底丞相追的是誰呀?
蕭何追的是淮陰人韓信。 韓信小時候也讀過書,拜過老師,文的武的都有一套。 後來父母雙亡,一向很窮。 他只知道用功讀書,練習武藝,可沒有賺錢的本領。 別說不能當小官,連當小販過日子也不行。 他只好到別人家裡去吃白飯,人家都討厭他。
他跟下鄉縣(屬淮陰)南昌的一個亭長有點交情,就住在亭長家裡。 住了幾個月,亭長家的就指著桑樹罵槐樹,嘟地了。 “冷粥冷飯還可吃,冷言冷語實難當”,韓信就一去不回頭,到城下淮水上去釣魚。 釣到了魚,賣幾個錢;釣不到魚,就餓肚子。
那邊有個老太太,老帶著飯籃整天地給人家洗紗(古時候所謂紗就是絲)。 她瞧見韓信餓得有氣沒力,怪可憐的,就把自己帶來的飯點給他。 一連好幾十天都是這樣的。 韓信非常感激。 他對老太太說:「您老人家這麼照顧我,我將來一定好好報答您。」想不到那老太太反倒生了氣。 她說:「男子漢大丈夫連飯都吃不上,太沒出息了。我瞧公子怪可憐的才多少給你吃點,誰要你報答!」韓信只好說了聲「是”,臊眉搭眼地走 開了。
韓信挺窮,衣服也不整齊,他可也像武士、俠客那樣身上老挎著一把寶劍。 淮陰城裡的一班少年看了很不順眼,老取笑他。 他也不跟他們計較。 他們見他老實,就想欺負他,對他說:「韓信,你文不像文,武不像武,富不像富,窮不像窮,像個什麼啊?我看你還是把那寶劍 摘下來吧。”
其中有一個屠夫的兒子,特別刻薄。 他說:「你老帶著劍,好像有兩下子,我可知道你是個膽小鬼。你敢跟我拼一拼嗎?你敢,就拿起劍來刺我;不敢,就往我的卡巴襠兒 (就是褲襠)底下鑽過去!」說著,他撐開兩條腿,在大街上來個騎馬蹲。 韓信把他上下端詳了一會,就趴下去,往他的褲襠底下爬過去了。 大夥兒全樂開了,韓信也很尷尬地咧嘴樂了一下。 打這兒起,人家給了他一個綽號,叫「鑽褲襠的」(文言叫「胯夫」)。
趕到項梁渡過淮河,經過淮陰的時候,韓信帶著寶劍去投軍,就在楚營裡當個小兵。 項梁失敗以後,韓信跟著項羽,可是個無名小卒,誰也沒注意他。 項羽見他比一般小兵強,就叫他做個執戟郎中(郎中是銜頭;執戟是拿著長戟的意思)。
韓信做了執戟郎中,好幾迴向項羽獻計,項羽都沒採用。 一個小兵怎麼能參預大將的計畫吶? 鴻門宴上,韓信拿著長戟站崗的時候,看到沛公劉邦低聲下氣地對著魯公項羽,真有點像他自己鑽褲襠的滋味,他對沛公就有了幾分同情,而且看到沛公將來準 成大事。 後來沛公做了漢王,像充軍似地被霸王逼到漢中去,韓信認為投奔一個失勢的主人準能得到重用。 他就下了決心去投奔漢王。
他帶著寶劍和乾糧,揀小徑往西走去。 頭兩天,白天躲著,晚上趕道。 以後就黑間白日地走著。 他知道棧道已經燒毀了,別的道他又不知道。 反正方向不錯,爬山越嶺也乾。
他在樹林子裡碰到一個砍柴的老大爺,就問他往南鄭去的路。 那老大爺說:「哎呀,南鄭已經不通了,沒有道兒了。」韓信央告他,說:「老大爺,您再想想看,有沒有另外的道,遠點也行。」那老 大爺搔著頭皮,說:「以前有是有一條,是走陳倉(在陝西省寶雞縣東)的,那可不是路,不好走,還有大蟲。已經多年沒有人走了。那還是二 十多年以前,不,三十多年了,我做買賣的時候走過幾次。那時候棧道還沒修吶。”
……
蕭何跺著腳說:「哎呀!真給他走了!那還了得?」他來不及去報告漢王,就立刻帶了幾個從人,騎上快馬,趕到東門,問守門官: “你有沒有看見一位將軍,從這兒過去?”“有,有,是韓都尉。這會兒大概已經走了五六十里了吧。”
蕭何馬上加鞭,急急地追上去。 到了中午,他進了一個村子,又問老鄉們。 他們說:「早已過去了有三、四十里吧。」蕭何兩條腿往馬肚子上使勁地一夾,又追上去了。
他這麼一路問、一路追,直到天黑了,月亮出來了,還沒追著韓信。 人也累了,馬也缺了,明天再追吧。 可到了明天不是更追不上了嗎? 他一瞧,月兒這麼明,道兒上好像灑滿了水銀似的;涼風吹來,汗也收了,精神反倒大發了。 他就在月亮底下又趕了一陣子。
轉過山腰,下了坡,前面是一條雪亮的河。 遠遠看見有個人牽著馬在河邊來回溜達,那不是韓信是誰呀? 蕭何使勁地加上兩鞭,大聲地嚷著:「韓將軍!韓將軍!」他跑到河邊,下了馬,氣呼呼地說:「韓將軍,你也太絕情絕義了!」韓信呆 呆地望著他,不說話。 蕭何說:“咱們一見如故,夠得上朋友。你怎麼不說一聲,就這麼走了?急得我好苦哇!回去!要走一塊兒走。”
韓信向他行個禮,掉下了眼淚,可還是不說話,蕭何又對他說了一大篇的話。 韓信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搖搖頭,完了嘆了一口氣,說:「我這輩子不能忘了丞相的情義,可是漢王……」他又停住不說了。
這時候,滕公夏侯嬰也趕到了。 兩個人死氣白賴地非把韓信拉回去不可。 他們說:「如果大王再不聽我們的勸告,那我們三個人一塊兒走,好不好?」韓信挺感激地說:「丞相這麼瞧得起我,叫我說什麼吶?回去就回去吧,我就是死 在你們手裡也是甘心的。”
到了第三天,他們才回到了南鄭。 蕭何把韓信留在丞相府,急忙忙去見漢王。
漢王先罵了他一頓,完了問他:「你追誰呀?」蕭何說:「淮陰人韓信!」漢王說:「逃走的將軍也有十幾個了,沒聽說你追過誰,怎麼 會去追韓信吶?」蕭何說:「將軍有的是,容易找。像韓信那樣國家獨一無二的人才,哪裡找去?大王要是準備一輩子在漢中做王,那就用不著韓信;要是準備打天下,非 用他不可。大王到底準備怎麼樣?”
漢王說:“我當然要回東邊去,老在這兒憋著乾麼?”蕭何說:“大王一定要往東邊去,那就趕快重用韓信;不用他,他還是要走的。”
漢王一直信任蕭何,蕭何這麼堅決地推薦韓信,到了這時候,他不得不考慮一下。 他說:“我就依著丞相,請他做將軍吧。”
蕭何說:“請他做將軍,還是留不住他。”漢王說:“拜他為大將怎麼樣?”蕭何說:“這是大王的英明,國家的造化。”
漢王要召韓信進來,拜他為大將。 蕭何皺著眉頭子,說:「大王素來不講禮貌,怠慢大臣。拜大將是多麼重大的事,不能像叫喚小孩兒那樣。大王決定拜他為大將,就該鄭重其事地擇個好日子 ,齋戒沐浴,在廣場上修個台,舉行拜大將的儀式,才像個樣兒。”
漢王說:“好,都依著你去辦吧。”
基隆陳**[0998***957]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劉**[0968***721]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吳**[0998***782]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北楊**[0932***253]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周**[0988***188]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謝**[0988***505]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孫**[0933***360]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孫**[0968***819]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劉**[0966***218]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柳**[0938***358]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嘉義周**[0966***616]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鄭**[0951***971]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朱**[0946***775]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謝**[0968***551]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方**[0946***492]
20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謝**[0938***967]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趙**[0918***428]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南謝**[0978***990]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王**[0998***306]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嘉義方**[0938***494]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錢**[0978***379]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嘉義錢**[0918***319]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周**[0988***174]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錢**[0968***500]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孫**[0946***310]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錢**[0933***576]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劉**[0968***911]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北李**[0960***824]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吳**[0986***955]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南楊**[0932***490]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鍾**[0968***744]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南楊**[0933***482]
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鄭**[0968***682]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陳**[0932***913]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北吳**[0932***599]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柳**[0946***422]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周**[0978***250]
2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王**[0966***525]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中柳**[0956***976]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鄭**[0988***648]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方**[0933***896]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桃園符**[0988***576]
15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謝**[0938***879]
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孫**[0998***926]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新竹吳**[0988***509]
11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南周**[0968***776]
12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南仲**[0946***287]
4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高雄黃**[0932***510]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基隆錢**[0933***493]
半小時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臺北柳**[0920***726]
7分鐘前2023新書推薦: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 林漢達:【前後漢】+【東週列國】故事新編(全兩冊)
NT$1130
2025年新書推薦:這才是歷史的真面孔【世界卷+中國卷】全2冊
NT$1000
中國古代兵法【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尉繚子 吳子 司馬法 孫臏兵法+六韜 三略李衛公問對】全三冊
NT$1899
2025新書推薦:古代戰爭系列【薩爾滸的鐵騎+靖難的烽煙+彭城爭霸+魂斷釣魚城+命懸昆陽城】全五冊
NT$1700
2025年新書推薦:【陳寅恪四書】餘生流轉+古調猶彈+世外文章+爾爾區區(限量贈品環保袋)
NT$2400
深入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刷邊珍藏版】精裝全10冊
NT$2520
【草原帝國+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馬上衣冠:元明服飾中的蒙古因素+蒙古秘史】全五冊
NT$1320
中國歷史之謎【歷史+國寶+宮廷+帝王后妃陵墓+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全8冊
NT$2880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何以中國+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京都中國通史(全四冊)
NT$1299
2025年新書推薦:《1024—2024,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地成都,以及千年來的世界》全三卷
NT$1800
2025年新書推薦:【藩屏: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封疆之製:明代都司衛所管理體制研究】全兩冊
NT$2300
【西行影紀】全三冊 攝影大師 莊學本 傳奇一生 單向街文學獎 年度攝影集
NT$1275
2025新書推薦:【地圖裡的全景中國史】全4冊
NT$1430
【圖騰與廢墟】全兩冊
NT$1268
2024新書推薦: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全3冊)
NT$1300
在歷史的褶皺之間【蘇東坡的星座+風月同天】全兩冊(中國文化變遷中的細節、故事與溫度)
NT$1788
中國歷史:從上古至公元元年+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全兩冊)
NT$1460
清代貢院史(全兩冊)
NT$1760
晉商【合盛元票號+匯通天下:喬致庸+宦海商傑:盛宣懷】全4冊
NT$1500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全三冊(原價1650,限時活動價1500)
NT$1480
2024新書推薦【如父如子:從雍正到乾隆】全2冊(乾隆製造+成爲雍正)
NT$1480
2024新書推薦:雙面暴君:隋煬帝的生平、時代及真相+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全兩冊)
NT$1800
2024新書推薦:有爲:漢武帝的五十四年+雙面漢武帝:從文武之治到巫蠱之亂+巫蠱亂長安:漢武帝晚年的奪嫡暗戰(全三冊)
NT$2000
風雅宋【大宋繁華:造極之世的表與裡+汴梁歌嘯:北宋遼時期國務實錄+落木大江:南宋金時期國務實錄】全三冊
NT$1850
【簡讀中國史 全四冊】著名歷史學者張宏傑簡讀中國史系列正式收官!
NT$1599
2024新書推薦:照鑑【晚清、北洋、民國】歷史影像背後的歷史(全三冊)
NT$1299
歷史的棋局:還原真實的歷史謀略+歷史的棋局2:家國興衰與成事謀略(全兩冊)
NT$1600
2024新書推薦【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
NT$1699
中國古代趣聞錄+傳承:百年家族門閥背後的中國史+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間生活考(全三冊)
NT$1200
歷史的底牌Ⅰ+Ⅱ(全兩冊)
NT$1580
國學三千年:這個歷史挺好看(全四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