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持7-11 全家超商取貨 貨到付款
劉學銚 山東諸城人。中國台灣文化大學教授。著有《五胡史論》《匈奴史論》《鮮卑史論》《五胡與華》《北亞游牧民族雙軌政制》《土爾扈特源流考證與校補》《中國文化史講稿等》
從秦統一華夏(前221)到清遜帝宣布退位(1911),其間共兩千一百三十二年。在這兩千多年裡,朝代或政權更迭頻繁,約略估算一下總共有六七十個朝代(政權)之多。
有人或許懷疑何以如此之多,請看:秦、西漢、東漢、三國(魏、蜀、吳)、西晉、東晉、諸胡列國(漢趙或前趙、後趙、前燕、前秦、成漢、後燕、西燕、北燕、南燕、前涼、南涼、西涼、北涼、後涼、西秦、代、夏、魏)、南朝(宋、齊、梁、陳)、北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隋、唐、五代(梁、唐、晉、漢、週)、十國(前蜀、吳越、南漢、吳、閩、後蜀、南唐、荊南、楚、北漢)、北宋、南宋、遼、金、西夏、元、明、南明、清;而吐蕃王朝、高昌鞠氏王朝、回紇汗國、突厥汗國等都還沒有計算在內。
上面所提到的這六七十個王朝或政權,國祚超過兩百年的只有五個,分別是西漢(公元前206—25,共231 年)、唐(618—907,共290 年)、遼(907—1125,共201 年;西遼1124—1211,88 年,含屈出律則到1218 年,則西遼共95 年)、明(1368—1644,共277 年;南明1645—1661)及清(1616—1911 年,共296 年)。在這幾個朝代裡,如果從民族的成分來看,唐朝的建國者李氏家族是胡是漢,向來是史學界爭論的焦點。李淵的先人曾在鮮卑族宇文氏的北周時,被賜姓“大野”氏,而高車族(也就是鐵勒、敕勒)中也有大野氏,可見李氏一族有濃厚的胡族血統。
明朝的創建者乃是古往今來許多民族混融後的漢人。至於建立遼朝、西遼的契丹族,以及建立清朝的女真族(後來稱為滿族),則是不折不扣的胡族,如此看來,中國歷史實在是由胡漢民族共同建構而成的。以往撰寫、詮釋歷史之人,往往對胡族史事一筆帶過,且經常以漢人的觀點來敘述。所以打開二十四史或其他私家撰著的歷史文獻看,對胡族的描述,總是以負面的文字出現,真是何其不公平。本書則希望能開史家之先河,以客觀公正為執筆標準,力求展現這些建立草原帝國的民族之歷史。
中國的長城,與羅馬帝國的方陣,都無法阻擋匈奴征戰的步伐。
會晤“上帝之鞭”的匈奴人,成為首個躍登西方政治舞台
使之膽戰心驚的東方民族
圖文並茂 通俗解讀
一本書讀完中華游牧文明興衰史
匈奴南下牧馬的精神,讓戰國趙武靈王發起胡服騎射改革,使中國軍隊從步兵進入騎兵階段;匈奴還讓漢武帝建立雄心萬丈的霸業,成就霍去病等武將的蓋世勳業;匈奴促使張騫鑿通絲路,掀起魏晉南北朝以後民族大融合的序幕。東漢初年,匈奴分裂。南匈奴在永嘉之亂滅西晉,開始諸胡列國時代;而北匈奴則在竇憲燕然勒石後,遠走中亞,日後驅趕日耳曼人,直到今日,仍和中歐國家匈牙利有著神秘且耐人尋味的關係。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通俗流暢地將匈奴帝國的興衰史呈現於讀者。
第一章 草原孕育出的匈奴
東遷的高加索人 / 002
早的匈奴人 / 006
第二章 匈奴的族源
中文史籍論匈奴 / 012
西方史籍論匈奴 / 014
第三章 匈奴的語言與習俗
匈奴的語言 / 020
匈奴的習俗 / 023
第四章 匈奴帝國的崛起
匈奴與周朝 / 034
胡服騎射 / 037
亡秦者胡 / 041
第五章 匈奴帝國的創立
質子冒頓 / 046
鳴鏑箭 / 047
甌脫之爭 / 049
匈奴帝國的官制 / 051
平城之圍 / 053
嫚書之辱 / 057
第六章 匈奴的黃金歲月
中行說 / 064
漢匈和親 / 067
匈奴侵西域 / 071
飛將軍李廣 / 075
成長中的西漢 / 077
第七章 漢武帝與匈奴
馬邑之圍 / 082
從和平到戰爭 / 083
西漢的反擊 / 085
張騫鑿通絲路 / 089
驃騎將軍霍去病 / 094
短暫的和平 / 098
匈奴的內訌 / 105
五單于分立 / 107
第八章 匈奴的分裂
呼韓邪單于附漢 / 112
郅支骨都侯單于 / 117
西漢滅北匈奴 / 121
昭君出塞 / 126
斗地之議 / 132
第九章 東漢與匈奴
新莽的匈奴政策 / 138
自主派與親漢派 / 144
以夷制夷 / 147
南北匈奴再度分裂 / 150
漢化的南匈奴 / 154
第十章 南匈奴的列國時代
東漢的南匈奴政策 / 160
南匈奴的衰微 / 165
《徙戎論》 / 170
劉淵建漢趙 / 173
赫連勃勃建夏 / 175
匈奴遺跡統萬城 / 179
羯族石勒的後趙 / 180
沮渠蒙遜的北涼 / 184
第十一章 北匈奴的遷徙
北匈奴控西域 / 188
南北匈奴的對立 / 191
班超出使西域 / 195
燕然山銘 / 198
北匈奴西遷 / 203
北匈奴逐日耳曼人 / 206
“上帝之鞭”阿提拉 / 214
第十二章 今天的匈奴
行國的始祖 / 226
融入中國的匈奴 / 229
匈奴與匈牙利 / 233
東遷的高加索人
歐亞大陸的北部,東起大興安嶺,西到里海周邊,南到萬里長城,北至西伯利亞南端,在這片廣袤的地域中,有綿延數百公里的大山脈,如大興安嶺、阿爾泰山、杭愛山、祁連山、陰山、天山;也有寸草不生的沙漠,如大戈壁、毛烏素沙漠、塔克拉瑪干沙漠;雖然還有一些內陸河流,但流域都不太大,如塔里木河、阿姆河、錫爾河;此外,就是一望無際的大草原。這片大草原是亞洲乾燥的地區,可以說是農業的“北極”,但是人類是適應力很強的生物,居住在這裡的民族為了適應自然環境,孕育出游牧的生活方式。
公元前3000 年左右,原來生活在里海北岸、高加索山一帶的高加索種各民族,也就是俗稱的“白種人”,不知道是出於什麼原因,或許是由於氣候變化,或許是因為人口增加,開始呈輻射狀向東西方向遷徙,向東遷移的民族就和後來的匈奴乃至中國的漢、唐有了密切的關聯。
這些高加索種民族的語言屬印歐語系。他們像潮水般一波波自西東來,從高加索山脈周邊越過里海北岸與鹹海周邊,進入今錫爾河、阿姆河之間的河中地區。停留在錫爾河以北草原上的一群,後代民族學家稱之為“斯基泰人”,漢文古代文獻像《史記》《漢書》等則稱之為“塞種人”;在河中地區的一群被稱為“粟特人”;繼續南下進入波斯(今伊朗)、印度的,則以“雅利安”之名為世人所知。
從河中地區東進,翻過今帕米爾高原,進入天山南部塔里木盆地、塔克拉瑪干沙漠南北兩端各綠洲地區定居下來的,就是漢代西域的三十六國。另一支繼續向東,越過吐魯番,到達今中國甘肅省敦煌、祁連山一帶停留下來的民族,中國古史上稱之為月氏(音“肉支”),據後世史家推測,月氏族本來還要繼續東進,只是遇到發源於今鄂爾多斯高原周邊的游牧民族的抵抗,因而選擇停留在敦煌、祁連山一帶。
充滿謎團的民族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開創者
鍛奴出身,稱霸中亞
改編歐亞內陸的政治格局,幫助隋唐開創盛世,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
圖文並茂 通俗解讀
一本書讀完中華游牧文明興衰史
循著古老的神話足跡,契丹人相信自己有著青牛與白馬的神聖血統,他們注定要當領袖,注定要入主中國。唐末,中原境內藩鎮割據嚴重,中國進入混亂的五代十國時代,北方民族契丹趁勢興起,巧妙利用藩鎮間的矛盾,步步擴張力量,滅東北渤海國,建立站穩北方的”遼」政權,讓石敬瑭甘心割土地、叫父親。北宋建立後,統一的中國仍對這個北方鄰居頭痛不已,一門忠烈的楊家將、御駕親征的宋真宗,都阻止不”蕭太后帶領下,強大的契丹。這支讓北宋失去豪情壯志的游牧民族,既是馬背上的驃悍英雄,也是創立獨特文字的政治家,更以雙軌政制管理境內復雜的多民族,樹立後世處理少數民族事務之典範。女真人崛起後,遼即使滅亡,西走的”喀喇契丹,耶律大石卻別創一番勳業,在中亞地區傳播中國文化,讓契丹成為中國少數幾個國祚超過兩百年的王朝。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講述了大遼王朝的興衰史。
第一章 契丹源起
源自大興安嶺以西 / 002
東胡分裂 / 003
契丹民族傳說 / 005
契丹八部之說 / 007
臣服突厥 / 011
內屬於唐 / 012
失敗的羈縻政策 / 013
第二章 契丹習俗
葬俗 / 020
發式 / 022
宗教信仰 / 024
服飾 / 026
第三章 大遼王朝的創立
阿保機的崛起 / 034
遼唐邊境態勢 / 036
遼之五京 / 038
遼的政治特點 / 041
南北兩面官制 / 047
太宗繼位 / 050
耶律倍 / 052
第四章 滅渤海國
渤海民族 / 056
渤海國的建立 / 061
遼滅渤海國 / 063
東丹國 / 064
第五章 燕雲十六州
內外交困的後梁 / 072
後唐皇權之爭 / 073
兒皇帝 / 077
後晉覆滅 / 080
第六章 大遼太后燕燕
耶律阮奪權之謎 / 086
蕭翰叛亂 / 089
耶律賢繼位 / 092
韓德讓獻計 / 095
蕭太后的新政 / 096
遼宋早期之爭 / 099
澶淵之盟 / 102
第七章 遼朝的中衰
尚武精神的喪失 / 108
耨斤誤國 / 109
皇帝無能昏庸 / 111
遼朝四方的局勢 / 113
海東青 / 117
第八章 蕭觀音之死
蕭觀音 / 120
皇族與後族之爭 / 125
第九章 大遼的終結
女真族的興起 / 132
阿骨打反遼 / 135
完顏氏建國 / 139
冊封文再掀風波 / 141
金聯宋攻遼 / 143
第十章 契丹的語言和文字
契丹語 / 148
契丹大字 / 152
契丹小字 / 154
契丹文研究 / 156
第十一章 雙軌政治制度
五胡十六國時代 / 166
契丹二元製 / 172
第十二章 耶律大石建西遼
耶律大石 / 184
為複國入漠北 / 187
遠走西域 / 189
古爾汗 / 192
第十三章 西遼的擴張
擴張領土 / 198
西遼的政治 / 202
中原文化耀中亞 / 207
第十四章 感天太后與承天皇后
感天太后 / 210
仁宗平亂 / 212
承天皇后 / 213
中亞形勢的轉變 / 215
第十五章 西遼的終結
鐵木真崛起 / 220
西遼出征 / 223
花剌子模抗西遼 / 224
屈出律篡西遼 / 226
第十六章 契丹後人今何在
契丹的人口 / 230
契丹後人的下落 / 232
附錄大遼王朝大事年表/237
東胡分裂後來匈奴崛起,秦二世元年(前209),匈奴王子冒頓(音“墨毒”)殺父親頭曼單于後自立為單于。東胡見匈奴內部不穩,因此恃強向匈奴兩次索要寶馬、美人,冒頓單于都同意了。東胡於是食髓知味,又向匈
奴索要匈奴與東胡之間無人居住的緩沖地“甌脫”。東胡原以為可以再度得逞,想不到冒頓單于卻認為“土地是國家的根本”,一尺一寸都不能割讓,於是立刻動員全匈奴兵力,在出其不意的情況下討伐東胡。而東胡還沉醉在前兩次向匈奴索要寶馬、美人的勝利中,滿心認為這次只是要一個沒人居住的甌脫,匈奴一定會給,上上下下正在等候好消息,不料等到的卻是鋪天蓋地而來的匈奴大軍,東胡當然被匈奴打得落花流水。
東胡部落聯盟因此崩解,分裂為鮮卑跟烏桓兩大系。鮮卑跑到一座大山里躲了起來,還把這座大山命名為大鮮卑山;烏桓則躲到另一座大山里,也把那座大山命名為烏桓山。整個中國北方地區都成為匈奴的領土,這時大約是在秦漢之際。
因為這次慘敗,鮮卑族退出歷史舞台長達兩百年左右。鮮卑族躲藏的大鮮卑山,經過學者專家的考證以及考古發掘,證實就是現今的大興安嶺。大興安嶺自北向南綿亙一千二百多公里,東西寬二百多公里,山並不是很高,可是河流卻很多。大興安嶺西側是一個河流縱橫、水草豐美的好地方,既可游牧,也可漁獵,當然也可以農耕,只是農耕需要一定的技術,以當時鮮卑民族的生活習性看,估計還是以游牧為主。
鮮卑族是個龐大的族群,主要部落有慕容部、宇文部、段部等,這幾個部落大約分佈在大興安嶺中段;另有拓跋部,分佈在大興安嶺北段;其他的像乞伏部、禿髮部、乙弗部、薛幹部等,可能是依附於前面所提到的那幾部,在兩漢(前206—220)時這幾部鮮卑究竟在哪裡不易確定。
大興安嶺南下的“麒麟傳人”,在中原各處留下自己的足跡。
統治中國400年,更建立了中首個非漢人統治的正統王朝
圖文並茂 通俗解讀
一本書讀完中華游牧文明興衰史
和在馬背上四處征戰的其他游牧民族不同,鮮卑人在下馬後融入中土,身處於混亂的魏晉南北朝時代,開創屬於自己的王朝,前前後後共建立十三個政權,統治疆域涵蓋今天中國的東北、華北、內蒙古、新疆東部,乃至淮河流域,其中還包括統一北方,結束諸胡列國時代混亂局面的北魏。這些遍布於中國各地的鮮卑人,在北魏孝文帝的漢化政策下,加速民族融合的腳步,經營西域,傳播佛教思想,在敦煌、雲岡石窟鑿出許多大佛;北周時創建的府兵制,打下隋唐盛世的基礎;鮮卑人酈道元寫出《水經註》、賈思勰寫出農學專書《齊民要術》、陽銜之如實記載《洛陽伽藍記》,連同膾炙人口的《木蘭詩》,留給中國許多豐富的文化遺產。
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生動地將鮮卑列國興衰史呈現於讀者。
第一章 鮮卑的源起
“東胡”與“匈奴” / 002
冒頓鳴鏑弒父 / 003
東胡與匈奴之爭 / 005
“鮮卑”的起源 / 006
鮮卑山和鮮卑民族 / 013
“鮮卑”的含意 / 016
第二章 從大興安嶺來的鮮卑人
鮮卑遷徙路線 / 023
鮮卑民族早期習俗 / 029
鮮卑語言 / 035
鮮卑文字 / 038
第三章 鮮卑的列國時代(上)
檀石槐 / 047
鮮卑“慕容”之由來 / 049
鮮卑慕容部的崛起 / 053
前燕建立 / 055
慕容建元稱帝 / 058
前燕之禍 / 061
慕容垂建後燕 / 064
後燕之亂 / 068
馮跋篡建北燕 / 071
西燕建國 / 074
兩燕之爭 / 075
慕容德之南燕 / 076
第四章 鮮卑的列國時代(下)
吐谷渾 / 082
乞伏部西秦 / 093
禿髮部南涼 / 097
代政權 / 104
第五章 北魏王朝的建立
道武帝拓跋珪 / 118
從代到魏的建立 / 119
北魏國家建立 / 124
討高車與爭河 / 127
道武帝晚年的昏亂 / 132
太武帝的霸業 / 135
南北對峙 / 147
第六章 統一北方的北魏
北魏的兵制 / 154
北魏疆域 / 166
立子殺母 / 167
崔浩撰史族誅事件 / 170
馮太后臨朝 / 174
馮太后改政 / 177
第七章 孝文帝太和改制
遷都洛陽 / 184
孝文帝漢化政策 / 195
評“太和政制” / 204
第八章 北魏的黃昏
朝廷內亂 / 211
胡太后臨朝 / 214
六鎮之亂 / 217
爾朱榮叛亂 / 222
高歡與宇文泰崛起 / 231
東魏 / 236
西魏 / 239
第九章 北齊與北周
北齊 / 244
北周 / 253
東、西魏之戰 / 261
齊周和戰 / 267
第十章 鮮卑的遺產
石窟文化 / 274
學術成就 / 284
冒頓鳴鏑弒父
匈奴王子冒頓是一個了不起的人物,在匈奴出兵攻打月氏時,他搶了月氏的寶馬逃回匈奴。草原游牧民族崇拜英雄,匈奴人民見冒頓不但安全地逃回來,還奪得月氏的寶馬,因而擁戴冒頓。迫於“民意”,他的父親頭曼單于不得不分了一萬多帳人民給冒頓,從此冒頓有了屬於自己的子民。為成就一番事業,冒頓開始嚴加訓練兵馬。
冒頓製作了一種箭,射出去時會發出聲音,《史記》稱之為“鳴鏑箭”。他命令士兵只要聽到鳴鏑箭射到哪裡,就必須也射到哪裡,不服從命令者殺無赦。經此精心訓練,部隊臣服於他,即使他的鳴鏑箭射向大石頭,士兵也會萬箭齊發射向大石頭,部隊由此形成了強大的戰鬥力。
不久,頭曼單于舉行狩獵大會,各部首領都帶兵出席。在草原游牧民族的傳統裡,狩獵就是一次軍事演習,是很重要的軍事訓練,無論匈奴、鮮卑、柔然、高車、突厥、回紇、契丹、党項、女真,莫不如此,
即使是後來的清朝都還有“秋狝”活動。於是,冒頓帶著精心訓練的戰士,參加了這次狩獵活動。冒頓趁機靠近頭曼,向頭曼射了一支鳴鏑箭,士兵追隨著鳴鏑箭的方向都向頭曼射擊,頭曼被射得像刺猬一樣,中箭而亡。
冒頓就這樣當上了匈奴的單于,隨後他將不服從的親戚與部落酋長一一殲滅,建立起無比的威望。
冒頓單于弒父自立的事在草原上傳播開來,東胡認為這是一個可以勒索匈奴的機會,於是就派使者到匈奴去,向冒頓單于討要匈奴的寶馬。
面對東胡的索求,大臣一致反對,冒頓單于卻淡淡地說,匈奴和東胡是鄰國,何必為了一匹馬而傷了兩國和氣呢?對於那些仍然堅持不肯贈馬的匈奴大臣,冒頓不惜殺了他們,把寶馬贈給東胡。東胡使者帶回匈奴的寶馬,舉國歡騰,不把匈奴的冒頓單于放在眼裡。
充滿謎團的民族 奧斯曼土耳其帝國的開創者
鍛奴出身,稱霸中亞
改編歐亞內陸的政治格局,幫助隋唐開創盛世,深刻影響中國歷史的發展進程
圖文並茂 通俗解讀
一本書讀完中華游牧文明興衰史
可汗的故事已經逝去,只剩矗立在草原上的石人,彷彿仍在不停地敘說著他們的先祖,那屬於“藍突厥”的傳說。本書講述原本只是柔然“鍛奴”的突厥,如何利用時機成長與茁壯,改變中亞內陸地區的政治格局,促進佛教與伊斯蘭教的融合,消弭游牧文化與農業社會的差異,對內製定完整且獨特的官制;對外掌控隋唐時代的國際外交,最終統一中亞,成為蒙古高原新主人。本書以圖文並茂的形式,通俗流暢地將鮮卑列國的興衰史呈現於讀者。
第一章 突厥的源起
北亞草原概況 / 002
突厥起源之說 / 003
淺析突厥種族 / 009
早期突厥與各族的關係 / 013
第二章 突厥的傳說
祭拜天神與薩滿信仰 / 020
突厥的語言和文字 / 022
第三章 突厥汗國的建立
突厥民族的形成 / 028
突厥聯西魏抗柔然 / 030
突厥汗國的建立 / 031
突厥汗國的壯大 / 036
突厥汗國的外交政策 / 042
第四章 分裂的突厥
東、西突厥汗國 / 051
分裂的時間 / 054
突厥的政治及社會結構 / 057
突厥的官制 / 062
第五章 東突厥汗國與隋朝
西面可汗室點密 / 068
突厥與北周 / 069
突厥內訌 / 072
突厥伐隋 / 074
東、西突厥分立 / 082
東突厥與隋朝之爭 / 088
第六章 東突厥汗國與唐朝
東突厥助唐滅隋 / 094
東突厥與初唐 / 096
東突厥與唐的衝突 / 103
第七章 第二東突厥汗國
薛延陀與突厥各部的關係 / 120
唐安置境內突厥人 / 123
突厥叛亂 / 130
第二東突厥汗國 / 132
第二東突厥征戰 / 141
第八章 突厥與隋唐的和親
隋安義公主、義成公主
與啟民可汗 / 150
隋向夫人與西突厥泥利
可汗 / 154
隋淮南公主與東突厥
什缽苾 / 155
唐衡陽公主與東突厥
阿史那社爾 / 156
唐定襄縣主與阿史那
忠 / 158
唐九江公主與東突厥
執失思力 / 159
默啜可汗嫁女求和親 / 161
失敗的東突厥和親之議 / 162
失敗的西突厥和親之
別具形式的另類和親 / 168
突厥與西域諸國的和親 / 171
第九章 西突厥汗國
西突厥概況 / 178
極盛的西突厥汗國 / 180
西突厥汗國的治理制度 / 182
東西突厥之爭 / 185
統葉護可汗治理下的西突厥 / 188
統葉護可汗與東突厥 / 191
西突厥汗國的分裂 / 192
唐與西突厥爭西域 / 198
第十章 隋唐盛世胡風熾
唐代胡風 / 206
飲食胡化 / 208
胡樂胡舞 / 211
突厥民族為何認為自己是狼的子孫呢?
在廣袤的北亞草原上有數不清的物種,在這些動物中,狼是智慧的群居性物種,在草原上充滿傳奇性,受到諸多游牧民族的重視和敬畏。
突厥民族以狼作為民族起源的圖騰,應該是受居住地區自然環境的影響
而形成的觀念。從這一角度看,《北史》《隋書》等史書中記載突厥民族源於狼也
不足為奇。以唐代李延壽的《北史》為例,原文如下:
突厥者,其先居西海之右,獨為部落,蓋匈奴之別種也。姓阿史那氏。後為鄰國所破,盡滅其族。有一兒,年且十歲,兵人見其小,不忍殺之,乃刖足,斷其臂,棄草澤中。有牝狼以肉餌之,及長,與狼交合,遂有孕焉。彼王聞此兒尚在,重遣殺之,使者見在狼側,並欲殺狼。於時若有神物,投狼於西海之東,落高昌國西北山,山有洞穴,穴內有平壤茂草,週回數百里,四面俱山,狼匿其中,遂生十男。十男長,外托妻孕,其後各為一姓,阿史那即其一也,賢,遂為君長,故牙門建狼頭纛,示不忘本也。漸至數百家,經數世,有阿賢設者,率部落出穴中,臣於蠕蠕。 《隋書》大致與《北史》相同,只是沒有“蓋匈奴之別種也”這一句。
這種起源傳說,與西漢時烏孫的傳說有一些相同。在茫茫大草原中,各民族經過彼此的交往,各自的傳說、語言、風俗習慣等互相影響,突厥民族起源於狼或多或少受到了烏孫的影響。而關於突厥的民族起源神話多少也影響到後來蒙古族的“蒼狼白鹿”說。即使是今天,中亞各民族對狼仍然充滿了敬畏之情
臺北楊**[0968***854]
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方**[0920***247]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王**[0978***176]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楊**[0960***553]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李**[0946***477]
2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桃園錢**[0951***440]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張**[0978***610]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黃**[0946***711]
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南方**[0988***135]
半小時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楊**[0978***558]
半小時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鍾**[0986***111]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黃**[0986***507]
2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張**[0938***930]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南張**[0938***312]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劉**[0978***579]
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高雄周**[0933***419]
11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嘉義李**[0956***903]
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吳**[0932***281]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黃**[0978***171]
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桃園李**[0918***447]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周**[0918***394]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嘉義王**[0998***264]
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李**[0933***585]
11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朱**[0951***307]
半小時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嘉義陳**[0918***783]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桃園吳**[0938***570]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仲**[0968***696]
2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孫**[0932***808]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黃**[0920***666]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陳**[0968***698]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趙**[0960***394]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柳**[0988***534]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朱**[0960***559]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高雄錢**[0998***733]
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高雄錢**[0998***376]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劉**[0960***756]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方**[0998***554]
11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桃園方**[0978***690]
11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南周**[0920***498]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高雄李**[0988***727]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仲**[0986***363]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竹吳**[0918***828]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北鍾**[0918***120]
15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南仲**[0978***571]
20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高雄黃**[0938***910]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李**[0946***692]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楊**[0988***651]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新北方**[0933***767]
4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基隆符**[0946***981]
12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臺南黃**[0933***523]
7分鐘前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 游牧文明與中華史:匈奴帝國+大遼王朝+鮮卑列國+突厥汗國(全四冊)
NT$1130
2025年新書推薦:這才是歷史的真面孔【世界卷+中國卷】全2冊
NT$1000
中國古代兵法【百戰奇略曾胡治兵語錄+尉繚子 吳子 司馬法 孫臏兵法+六韜 三略李衛公問對】全三冊
NT$1899
2025新書推薦:古代戰爭系列【薩爾滸的鐵騎+靖難的烽煙+彭城爭霸+魂斷釣魚城+命懸昆陽城】全五冊
NT$1700
2025年新書推薦:【陳寅恪四書】餘生流轉+古調猶彈+世外文章+爾爾區區(限量贈品環保袋)
NT$2400
深入解讀中華文明五千年【中國大歷史 刷邊珍藏版】精裝全10冊
NT$2520
【草原帝國+帝國的暮光:蒙古帝國治下的東北亞+蒙古帝國中亞征服史+馬上衣冠:元明服飾中的蒙古因素+蒙古秘史】全五冊
NT$1320
中國歷史之謎【歷史+國寶+宮廷+帝王后妃陵墓+大唐+大宋+大明+大清】全8冊
NT$2880
中國通史:圖文導讀版+何以中國+魏斐德講述中國歷史+京都中國通史(全四冊)
NT$1299
2025年新書推薦:《1024—2024,世界第一張紙幣交子誕生地成都,以及千年來的世界》全三卷
NT$1800
2025年新書推薦:【藩屏:明代藩王的藝術與權力+封疆之製:明代都司衛所管理體制研究】全兩冊
NT$2300
【西行影紀】全三冊 攝影大師 莊學本 傳奇一生 單向街文學獎 年度攝影集
NT$1275
2025新書推薦:【地圖裡的全景中國史】全4冊
NT$1430
【圖騰與廢墟】全兩冊
NT$1268
2024新書推薦:如果你生活在古代(全3冊)
NT$1300
在歷史的褶皺之間【蘇東坡的星座+風月同天】全兩冊(中國文化變遷中的細節、故事與溫度)
NT$1788
中國歷史:從上古至公元元年+開明中國歷史講義(全兩冊)
NT$1460
清代貢院史(全兩冊)
NT$1760
晉商【合盛元票號+匯通天下:喬致庸+宦海商傑:盛宣懷】全4冊
NT$1500
全面解讀工業革命【重說工業革命的經濟史+萬國爭先+製造為王】全三冊(原價1650,限時活動價1500)
NT$1480
2024新書推薦【如父如子:從雍正到乾隆】全2冊(乾隆製造+成爲雍正)
NT$1480
2024新書推薦:雙面暴君:隋煬帝的生平、時代及真相+女主臨朝:武則天的權力之路(全兩冊)
NT$1800
2024新書推薦:有爲:漢武帝的五十四年+雙面漢武帝:從文武之治到巫蠱之亂+巫蠱亂長安:漢武帝晚年的奪嫡暗戰(全三冊)
NT$2000
風雅宋【大宋繁華:造極之世的表與裡+汴梁歌嘯:北宋遼時期國務實錄+落木大江:南宋金時期國務實錄】全三冊
NT$1850
【簡讀中國史 全四冊】著名歷史學者張宏傑簡讀中國史系列正式收官!
NT$1599
2024新書推薦:照鑑【晚清、北洋、民國】歷史影像背後的歷史(全三冊)
NT$1299
歷史的棋局:還原真實的歷史謀略+歷史的棋局2:家國興衰與成事謀略(全兩冊)
NT$1600
2024新書推薦【手鏟釋天書:與夏文化探索者的對話】全2冊
NT$1699
中國古代趣聞錄+傳承:百年家族門閥背後的中國史+古人之夜:古代世界的夜間生活考(全三冊)
NT$1200
歷史的底牌Ⅰ+Ⅱ(全兩冊)
NT$1580
國學三千年:這個歷史挺好看(全四冊)